- 拼音版原文全文
酬 赵 少 尹 戏 示 诸 侄 元 阳 等 因 以 见 赠 唐 /卢 纶 八 龙 三 虎 俨 成 行 ,琼 树 花 开 鹤 翼 张 。且 请 同 观 舞 鸲 鹆 ,何 须 竟 哂 食 槟 榔 。归 时 每 爱 怀 朱 橘 ,戏 处 常 闻 佩 紫 囊 。谬 入 阮 家 逢 庆 乐 ,竹 林 因 得 奉 壶 觞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八龙(bā lóng)的意思:形容事物众多、繁盛。
槟榔(bīng láng)的意思:形容事物相互纠缠、纠结在一起。
成行(chéng háng)的意思:指事物按照既定的规则、顺序进行,达到预期的目标或结果。
处常(chǔ cháng)的意思:常常,经常
鸲鹆(qú yù)的意思:形容人们互相模仿或相互学习的情况。
何须(hé xū)的意思:表示不需要或没有必要做某事,也可以用来劝告别人不必要的行动。
壶觞(hú shāng)的意思:壶觞指的是宴会上用来盛酒的壶和觞,比喻欢乐的宴会或者喜庆的场合。
佩紫(pèi zǐ)的意思:佩戴紫色的衣物或饰品,表示身份高贵或地位尊崇。
琼树(qióng shù)的意思:比喻品德高尚的人。
阮家(ruǎn jiā)的意思:指家族团结、一家人和睦相处,形容家庭和睦幸福。
三虎(sān hǔ)的意思:三只虎,指人物或事物的实力强大。
翼张(yì zhāng)的意思:形容鸟儿展翅飞翔的姿态,比喻有抱负、志向的人积极向上,追求进步。
竹林(zhú lín)的意思:指隐居山林、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
朱橘(zhū jú)的意思:指人的容貌或才能出众,与普通人不同。
- 翻译
- 八条龙和三只老虎整齐排列,如同琼树开花时仙鹤展翅。
不如一起欣赏鸲鹆的舞蹈,何必嘲笑别人咀嚼槟榔。
归来时常怀念红色的橘子,玩耍时常常听见佩戴紫色香囊的声音。
错误地进入阮家遇到庆祝的欢乐,有幸在竹林中奉陪畅饮。
- 注释
- 八龙:象征吉祥的八条龙。
三虎:象征威猛的三只老虎。
俨成行:整齐有序的样子。
琼树:神话中的美玉之树,象征美好。
鹤翼张:仙鹤展开翅膀,象征高洁。
鸲鹆:一种会模仿人语的鸟,即八哥。
哂:嘲笑。
槟榔:一种植物,古人有时咀嚼以提神。
怀朱橘:怀抱或思念着红色的橘子,可能指对家乡的思念。
佩紫囊:佩戴紫色的香囊,古代的一种装饰品。
阮家:指魏晋时期的阮籍家族,他们喜欢聚集在竹林中饮酒作诗。
竹林:象征文人雅士的隐居之地。
奉壶觞:敬酒,表示宴饮的礼节。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宴会的盛况,颇具古典美。开篇“八龙三虎俨成行”一句,以雄壮之势展现宴席间宾主云集的情景,既有尊贵如龙的宾客,也有刚猛如虎的豪杰。“琼树花开鹤翼张”则借助瑶池琼林和仙鹤的形象,烘托出一片超凡脱俗之境。
继而,“且请同观舞鸲鹆,何须竟哂食槟榔”两句中,诗人邀约众宾共赏舞者之雅致,同时轻松自如地表达了对宴会上过分严肃或拘泥的不屑。这里的“舞鸲鹆”和“食槟榥”,既是宴席上的娱乐项目,也映射出诗人希望在欢乐氛围中享受生活的情怀。
接下来的“归时每爱怀朱橘,戏处常闻佩紫囊”两句,更深入地描绘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归去之际,手持朱橘,或许是对宴会美好记忆的留恋,也可能象征着对友谊和欢乐时光的珍视。而“戏处常闻佩紫囊”则透露出诗人在欢聚场合中,对同侪间互相赠送礼物、以示情意的温馨体验。
最后,“谬入阮家逢庆乐,竹林因得奉壶觞”两句,通过对宴会上偶遇知音和共酌美酒的情景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中偶然之际能与知己相聚的珍惜之情。这里,“阮家”可能是指某个文人雅士之家的宴席,而“竹林因得奉壶觞”,则是在这样的美好时光里,诗人感受到了一种超越世俗、达观自在的情怀。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一场宴会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生活之美和精神享受的深切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游苏门
太行西来一万里,奔矗直到苏门止。
衔烟喷雾不可羁,化作飞泉百道起。
涌金亭下云雷喧,大珠小珠沸灵源。
蛟龙夜撼苍山动,银涛倒卷天河翻。
潆洄吐纳千万状,一泓清泌流春盎。
海眼潜通星宿波,楼台装点西湖样。
我家江水西复西,浣花锦水联清溪。
一行作吏来中土,峨眉玉垒青云迷。
登高忽弄啸台月,树影山光两明灭。
岭头南望见中原,九曲河流杯底泄。
孙隐君,去已久,鸾凤之音世无有。
仙人天际一招手,他年共作山中友。
君其归乎许我否。
惊雁行
书帷夜静寒栗冽,坐对银釭手披阅。
忽闻屋角流奇响,恍若狂飙摧败叶。
又如人马骤奔腾,疾走衔枚赴骄敌。
我惊倒屣出庭户,仰视霜空意难测。
回头呼童问何物,云是惊鸿方过翼。
群飞千百乱横阵,劲融翻风蔽天黑。
我闻其声已太息,又闻此语重凄恻。
君不见潇湘云梦无人猎,间宿芦花伴明月。
胡然遽投尘世栖,星夜仓惶避缯弋。
吁嗟乎,雌雄离散安可恋,我独感之泪如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