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蒋别驾芝冈招同费使怀谷载孝廉闇成上舍光林游陆氏水木明瑟园二首·其一》
《蒋别驾芝冈招同费使怀谷载孝廉闇成上舍光林游陆氏水木明瑟园二首·其一》全文
清 / 严遂成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十亩无多地,到来如许宽。

池深鱼气静,树密鸟声欢。

浅碧浸琴荐,轻阴药栏

小长庐去后山翠至今寒。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到来(dào lái)的意思:指某个时间点或某种情况的到来。

轻阴(qīng yīn)的意思:轻微的阴影。

去后(qù hòu)的意思:表示某人或某物离开后的状态或情况。

如许(rú xǔ)的意思:如此,这样

山翠(shān cuì)的意思:形容山上的树木繁茂、郁郁葱葱。

无多(wú duō)的意思:没有多余的,没有剩余的

药栏(yào lán)的意思:指医学知识渊博、医术高明的人。

至今(zhì jīn)的意思:指某一事物从过去一直延续到现在,表示时间跨度长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蒋别驾芝冈邀请费使怀谷、谷载孝廉、上舍光林一同游览陆氏水木明瑟园的情景。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园中景致的宁静与生机。

首句“十亩无多地”,看似矛盾,实则巧妙地突出了园子虽小,但布局精巧,空间利用得当,给人以广阔之感。接下来,“到来如许宽”进一步强调了这种空间上的错觉,让人感受到即使在有限的空间内,也能体验到开阔的视野和心灵的舒展。

“池深鱼气静,树密鸟声欢”两句,运用对比的手法,池水的深邃与鱼儿的宁静形成了一种静态美,而树木的茂密与鸟儿的欢鸣则带来了动态的活力,动静结合,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生机。

“浅碧浸琴荐,轻阴护药栏”描绘了园中的一处细节,琴荐(放置琴的垫板)被浅绿色的水面轻轻浸润,营造出一种清新雅致的氛围;而轻柔的阴凉则守护着药栏,既体现了园艺的精心布置,也暗示了园中可能蕴含的药用植物,增添了神秘与实用的双重意味。

最后,“小长庐去后,山翠至今寒”两句,通过时间的跨度,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自然永恒生命力的感慨。小庐的消失并未带走山色的翠绿,反而让山色更加显得寒冷而深邃,或许是在暗示,尽管人事更迭,自然之美却始终如一,给人以心灵的慰藉和永恒的希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园中景物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和谐,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自然永恒生命力的赞美,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和意境美的佳作。

作者介绍
严遂成

严遂成
朝代:清   字:崧占(一作崧瞻)   号:海珊   籍贯:乌程(今浙江湖州)   生辰:1724

严遂成(1694—?)约清高宗乾隆初(1736年前后)在世,字崧占(一作崧瞻),号海珊,乌程(今浙江湖州)人。雍正二年(1724)进士,官山西临县知县。乾隆元年(1736)举“博学鸿词”,值丁忧归。后补直隶阜城知县。迁云南嵩明州知府,创办凤山书院。后起历雄州知州,因事罢。在官尽职,所至有声。复以知县就补云南,卒官。
猜你喜欢

金刚随机无尽颂·其三正信希有分第六

善根经远劫,一念还迦叶。

微笑领玄宗,了本无交涉。

(0)

金刚随机无尽颂·其六不受不贪分第二十八

平湖范蠡船,空恨万波前。

不观天上月,徒捞水间天。

(0)

加颂蜀僧雪颂·其七

净人若信平常事,穿过髑髅连孔鼻。

多中一了一中多,城东老母难回避。

(0)

昨日出城南行

昨日出城南,战阵如云屯。

兵刃欲相接,杀气方腾掀。

黄尘塞天地,日月为之昏。

壮士仗忠义,不忘丧其元。

奋然为前驱,誓报明主恩。

卒伍皆贾勇,翕合无异言。

唯欲纾祸难,岂辞属櫜鞬。

元戎既启行,旌旆交缤翻。

谓当奏凯还,受爵效屏藩。

众寡力不侔,傍复乏外援。

战久俄败衄,靡闻钲鼓喧。

军中纪律严,致死无敢奔。

全师同陷没,千万无一存。

肢体膏草莽,血流成川源。

国虽加恤典,莫能返其魂。

白骨蔽四野,鬼哭多烦冤。

怀哉唐虞君,大德罔亏骞。

垂衣成至治,万国皆晏然。

齐威虽霸主,亦赖仲父贤。

九合不以兵,仲尼所称传。

兵乃不祥器,圣贤尝戒旃。

人苟服其仁,斯亦何用焉。

(0)

居山乐

居山乐无涯,三径富松菊。

山体静吾心,山光悦吾目。

春来山蕨肥,秋后山田熟。

未必王侯家,有吾清净福。

(0)

曲木咏

拥肿仍卷曲,知经几度春。

斯能无用者,绝似养生人。

傥曰堪绳墨,安能逭斧斤。

良材有何好,祇以自灾身。

(0)
诗词分类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诗人
李昌祺 赵抃 韦骧 白玉蟾 赵熙 洪咨夔 李曾伯 王绂 赵孟頫 杜牧 黄遵宪 曹植 魏了翁 王禹偁 薛蕙 洪适 王之道 文天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