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闻蝉》
《闻蝉》全文
明 / 谢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山下孤村绿树稠,新蝉处处竞号秋。

吾方幸与尘相远,尔若不鸣山更幽。

饮露吸风自足,缘枝抱叶复何求。

阿翁真爱华胥境,午睡酣时可暂休。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阿翁(ā wēng)的意思:指人老态龙钟、行动迟缓的样子。

尘相(chén xiāng)的意思:指人世间的繁华景象,也可指尘世间的浮华和虚幻。

处处(chǔ chù)的意思:处处意指“到处、各处”,表示某事物或某种情况在各个地方都存在或普遍存在。

孤村(gū cūn)的意思:指偏僻孤立的村庄,也用来形容一个人处境孤独,缺乏支持和帮助。

华胥(huá xū)的意思:指古代神话中的一个仙境,也用来形容美好而遥远的地方。

若不(ruò bù)的意思:如果不是,如果没有

午睡(wǔ shuì)的意思:指在午饭后小睡片刻。

吸风(xī fēng)的意思:形容人或物迅速吸取外界的新鲜空气或新知识。

相远(xiāng yuǎn)的意思:相隔遥远,距离远。

新蝉(xīn chán)的意思:指新出现的人或事物。

自足(zì zú)的意思:指自己满足于现状,不再追求更多的东西。

鉴赏

这首《闻蝉》由明代诗人谢迁所作,通过对蝉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首句“山下孤村绿树稠”,描绘了一幅静谧的山间村落景象,绿树丛生,生机盎然,为全诗奠定了清幽的基调。接着,“新蝉处处竞号秋”一句,以“新蝉”的鸣叫,点明季节转换,秋天的到来,同时也暗示着生命的活力与自然界的循环。

“吾方幸与尘相远,尔若不鸣山更幽”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远离尘嚣、亲近自然的渴望。在这样的环境中,蝉的鸣叫反而增添了山林的生机与活力,而非干扰。这不仅是对蝉鸣的赞美,也是诗人内心追求宁静与和谐的体现。

“饮露吸风宜自足,缘枝抱叶复何求”则进一步描绘了蝉的生活状态,它们在自然中自由自在,无需过多的欲望或追求,只需享受当下的生活,这种简单而纯粹的生活态度,正是诗人所推崇的。

最后,“阿翁真爱华胥境,午睡酣时可暂休”以一个老翁的形象,表达了对理想世界的向往。华胥境,传说中的仙境,这里象征着诗人理想中的宁静、和谐与满足。午睡之时,老翁或许会暂时放下一切,沉浸在这份宁静之中,享受片刻的安逸。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富有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简单、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作者介绍

谢迁
朝代:明

(1449—1531)明浙江馀姚人,字于乔,号木斋。成化十一年进士第一,授修撰。累迁左庶子。弘治初,与日讲,帝屡称善。八年入内阁参预机务,累官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与刘健、李东阳同辅政。秉节直亮,见事尤敏,时人有“李公谋,刘公断,谢公尤侃侃”之称。武宗嗣位,请诛刘瑾不纳,致仕。旋被诬夺职,瑾诛,复职。致仕。世宗即位,即遣使慰问。嘉靖六年,再起入阁,仅数月,以老辞归。卒谥文正。有《归田稿》。
猜你喜欢

咏史上·申公

片言不合去何迟,又似当年在楚时。
束帛蒲轮无报效,至今天子不迎师。

(0)

礼疎山塔

江横一练平,山色四时青。
水足柴犹富,人多爨不停。
无弦犹自韵,有耳几曾听。
槁矣齐檐柏,频看涕忽零。

(0)

次韵真歇和尚圆觉经颂一十四首·文殊师利菩

曼殊大士振真风,智洗无明去夙蒙。
眼翳才消华自灭,灵光独照妄还鎔。
木人步转初归位,玉女机回却借功。
纲领提持看手段,门门变态是神通。

(0)

偈颂二百零五首其一

喫茶去,喫茶去,明明指人无异语。
家风平展没机关,谁道赵州谩院主。
苦苦苦,往往邯郸学唐步。
恰恰长安道上行,分明有眼如天瞽。

(0)

五王子·末生

甘分清孤寒固穷,衡门寥落正西风。
一鸣便是苍梧凤,不意飘流鸥鹭中。

(0)

次韵真歇和尚圆觉经颂一十四首·普眼菩萨章

谁从普眼道场来,天帝堂前珠网开。
彻底光明成一段,个中清净绝纤埃。
交罗理事真空观,照破根尘不夜台。
恰恰相应尔时节,陶家壁上起梭雷。

(0)
诗词分类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诗人
陈谟 戴良 张羽 王建 蔡襄 唐顺之 刘鹗 陈傅良 杜荀鹤 李光 陶渊明 黄玠 胡俨 魏野 程颂万 黄溍 刘过 吕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