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波声东注远,狼峰云气北来高。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持竿(chí gān)的意思:手持竿杆,表示持续坚持、不放弃的意思。
钓鳌(diào áo)的意思:以小钓大,用小鱼钓大鳌鱼,比喻利用小事物引出大事物。
度日(dù rì)的意思:度过一天的时间,表示度日如年,时间过得很慢。
帆樯(fān qiáng)的意思:帆樯是指船上的帆和桅杆,比喻在困境中给予帮助的人或事物。
冯夷(féng yí)的意思:形容思想、行为不切实际、脱离实际。
海客(hǎi kè)的意思:指远离家乡在外地居住的人。
还清(huán qīng)的意思:偿还欠债或清偿承诺。
击鼓(jī gǔ)的意思:指鼓声响起,表示开始行动或发动攻击。
江皋(jiāng gāo)的意思:指水流湍急的江河之中的水流。
旌节(jīng jié)的意思:旌节是指旗帜和军旗,也用来比喻英勇的军队或杰出的人物。
客帆(kè fān)的意思:指船帆,比喻远行或离别。
旗旄(qí máo)的意思:旗帜、旗帜的顶端
青山(qīng shān)的意思:指山脉或山岭,也可用来形容山色葱翠、景色美丽。
天妃(tiān fēi)的意思:指女子容貌美丽如天仙
想见(xiǎng jiàn)的意思:希望见到某人或某物。
云气(yún qì)的意思:云气是指云彩的形态和气象变化,也用来比喻人们的言行举止。
- 翻译
- 青山像大锅倒扣在江边的岸上,我非常想手持钓竿坐在那里钓鱼。
扬子江的波涛声向东流去,遥远而深沉,狼峰的云雾从北方升起,显得高耸。
天妃(妈祖)的旗帜回归清净的庙宇,海上的船只在莫愁湖(长江口附近)聚集。
想象中,岳飞将军乘风飞渡的日子,水神冯夷击鼓,为他送行,旗幡飘扬。
- 注释
- 釜:古代的一种炊具,圆形大锅。
皋:水边的高地。
持竿:拿着钓鱼竿。
钓鳌:传说中的大海龟或巨鳖,此处比喻大鱼。
扬子波声:指扬子江的波涛声。
旌节:古代官员出行时的仪仗,象征权力。
清庙:指祭祀神灵的清净庙宇。
冯夷:古代神话中的水神。
击鼓:象征性的动作,表示送行或庆祝。
旗旄:旗帜和仪仗,代指岳飞的军队。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田园风光图景,充满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与热爱。
"青山如釜覆江皋,甚欲持竿坐钓鳌。" 这两句通过比喻,将青山形象地描绘为一口巨大的釜,覆盖着江边的高岸。诗人表达了自己渴望拿起鱼竿,在那里静坐垂钓,捕捉那些潜藏在水中的大鳌。
"扬子波声东注远,狼峰云气北来高。" 这两句则描绘了一幅动人的江山景色。扬子江的波涛声势浩大,一直向东方延伸而去;同时,狼峰上的云气飘逸,自北而来,升腾至高空。这两句诗通过对比,展现了南北两地不同的自然风貌。
"天妃旌节还清庙,海客帆樯拥莫涛。" 这两句中,“天妃”指的是海上的守护神灵,其旌节(即旗帜)在清净的庙宇间飘扬;而“海客”则是远行于大海之上的人,他们的帆樯(船帆和桅杆)被莫涛(茫茫无尽的大雾或波涛)所围绕。这两句描绘了海上的一种神秘而又壮观的景象。
"想见岳王飞度日,冯夷击鼓送旗旄。" 最后两句诗则充满了想象与历史的回响。诗人表达了想要目睹到传说中岳王(即岳飞)跨越时空,穿梭于日月之间的壮丽景象;同时,冯夷击鼓送旗旄,则是对古代战争场面的一种描绘,旗帜在风中飘扬,气势磅礴。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将读者带入一个既有山水美景,又有历史神话交织的广阔世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次韵寄晁以道
河汉牛与女,咫尺不得语。
欢然共秋盘,以兹不忘故。
我友在天末,问天许见否。
云雨隔九关,日月不我与。
念公坐臞禅,守心如缚虎。
颇思携法喜,举案馌南亩。
不闻犯斋收,犹闻画眉诩。
良为鼻祖来,渠伊为伴侣。
我有桂溪刀,聊凭东风去。
次韵子瞻和王子立风雨败书屋有感
妇翁不可挝,王郎非娇客。
十年为从学,苦淡共堙厄。
燕雀嗤鸿渐,犬羊睨麟获。
遇逢泾渭分,昨梦春冰释。
平生五车书,才吐二三策。
已作谤薰天,金朱果何益。
君穷一窗下,风雨更削迹。
诗工知学进,词苦见意迫。
俗情傲秦赘,妇舍不煖席。
南冶从东家,不闻被嘲剧。
师儒并世难,日月过箭疾。
公今未有田,把笔耕六籍。
戏用题元上人此君轩诗韵奉答周彦起予之作病眼空花句不及律书不成字
此道沈霾多历年,喜君占斗斸龙泉。
我学渊明贫至骨,君岂有意师无弦。
潇洒侯王非爵命,道人胸中有水镜。
霜钟堂下明月前,枝枝雪压如悬磬。
敝帚不扫舍人门,如愿不谒青洪君。
来听道人写风竹,手弄霜钟看白云。
平生窃闻公子旧,今日谁举贾生秀。
未知束帛何当来,但有一筇相倚瘦。
欲截老龙吟夜月,无人处为江山说。
中郎解赏柯亭椽,玉局归时君为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