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用韵奉酬·其二》全文
- 翻译
- 我不是文人也不是农夫,只愿以笔墨耕耘,期盼丰收之年。
有时品完卢仝的茶,会感到一阵清风吹过腋下。
- 注释
- 不是:不是作为。
骚人:文人。
农:农夫。
笔耕墨耒:以笔墨耕作。
愿:希望。
年丰:丰收之年。
啜罢:喝完。
卢仝茗:卢仝的茶(卢仝,唐代诗人,以茶闻名)。
习习:形容微风轻拂。
两腋风:腋下生风,形容心情舒畅或茶香四溢。
-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诗人杨公远的作品,题为《三用韵奉酬(其二)》。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写给友人的应酬之作,通过对农事和文墨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希望友人能够在平凡而又充实的生活中取得丰硕成果的情感。
“不是骚人不是农”一句,用反语表明诗人既非骚人(指不务正业的人)也非农夫,是对自己身份的一种自嘲。接下来的“笔耕墨耒愿年丰”则展示了诗人作为文人的愿望,希望自己的文学创作能够一年比一年更加丰富多彩。
第二句“有时啜罢卢仝茗”中的“卢仝茗”是指唐代诗人卢仝的诗歌,而“习习能生两腋风”则是一个夸张的形象,意在表达通过吟咏古人的诗作,不仅能够得到精神上的满足,还能产生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
整首诗语言轻松诙谐,同时又不失文人情怀和高远志趣,是一篇难得的友情酬答之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拟古·其四
我昔蹈南溟,顺风趋远岛。
天阔海色青,月明如日杲。
海上见大鱼,颅可百人抱。
归来十馀年,时时向人道。
因叹世上人,几多牖下老。
家贫身未贵,出门苦不早。
闻人谈名山,亦云诛茅好。
庭下弄小孙,天阴收爨草。
保得六十岁,亲戚歌天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