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恶(bù è)的意思:
(1).谓不为恶声厉色。《易·遯》:“君子以远小人,不恶而严。” 程颐 传:“远小人之道,若以恶声厉色,适足以致其怨忿,唯在乎矜庄威严,使知敬畏。”
(2).不坏;不错。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贤媛》:“ 王凝之 谢夫 人既往 王氏 ,大薄 凝之 ;既还 谢 家,意大不説。太傅慰释之曰:‘ 王郎 , 逸少 之子,人身亦不恶,汝何以恨廼尔?’” 唐 白居易 《雪后早过天津桥偶呈诸客》诗:“紫綬相辉应不恶,白鬚同色復何如?” 鲁迅 《野草·死后》:“在手背上触到草席的条纹,觉得这尸衾倒也不恶。”峨眉(é méi)的意思:形容山势高耸、峰峦叠嶂。
好怀(hǎo huái)的意思:指心胸宽广,慈悲善良,对人对事都能以宽容的态度来对待。
豁然(huò rán)的意思:形容突然明白或猛然间豁然开朗的心情。
江山(jiāng shān)的意思:指国家的疆土、版图,也指国家的统治地位和政权。
旌节(jīng jié)的意思:旌节是指旗帜和军旗,也用来比喻英勇的军队或杰出的人物。
孔明(kǒng míng)的意思:指智慧超群的人,也可以表示聪明才智出众的人。
麟角(lín jiǎo)的意思:形容非常稀有、珍贵的人或物。
庐阜(lú fù)的意思:指住宅或居所。也用来形容居住的地方。
清明(qīng míng)的意思:指春天草木繁茂、万物复苏的时节,也指清晨的时光。
人物(rén wù)的意思:指人的品质、才能、地位等方面的特点或特征。
日者(rì zhě)的意思:指日子,表示时间或时光。
踏雪(tà xuě)的意思:指行走时踩在雪地上,形容行走轻盈、不留痕迹。
天地(tiān dì)的意思:
◎ 天地 tiāndì
(1)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西南(xī nán)的意思:指方向或位置在西南方向,也可引申为指西南地区。
寻竹(xún zhú)的意思:寻找有才华的人或事物。
庸人(yōng rén)的意思:庸碌无能的人,指没有才干、没有作为的人。
- 鉴赏
这首诗《候钱蜕堂》由宋代诗人释居简所作,通过其独特的视角与深邃的思考,展现了对西南地区自然风光与人文环境的赞美与反思。
首句“属闻旌节西南归,跨剑越栈窥峨眉”,描绘了西南地区归来的情景,以“旌节”象征官员或使者,形象地展示了人物行进的壮丽景象,同时“跨剑越栈窥峨眉”则进一步渲染了旅途的艰险与壮美,峨眉山作为背景,增添了诗篇的雄浑气势。
接着,“便将峨眉软庐阜,孔明十倍于曹丕”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将西南地区的自然景观与历史人物诸葛亮(字孔明)相联系,暗示了西南地区不仅自然风光优美,其历史地位也堪比诸葛亮在三国时期的地位,表达了对西南地区独特魅力的肯定与推崇。
“怀哉西南一万里,日者庸人扰之耳”一句,诗人以“怀哉”表达对西南地区的深情厚意,同时也对那些未能真正领略西南地区美好之处的庸人表示遗憾,强调了西南地区值得深入探索与欣赏的价值。
“豁然天地复清明,断自葛韦遗俗起”两句,描绘了西南地区自然环境的纯净与和谐,以及当地传统习俗对人心灵的净化作用,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文化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最后,“我寻竹岩踏雪来,好怀尽为江山开”表达了诗人亲自探访西南地区的决心与喜悦,以及对这片土地的深厚情感。“人物于人尤不恶,更于众角寻麟角”则寓意深刻,既是对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赞许,也是对杰出人才的期待与寻找,体现了诗人对社会进步与个人成长的积极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西南地区自然风光与人文环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这片土地的热爱与赞美,同时也蕴含了对历史、文化、自然与社会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与情感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七律二首·送瘟神
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
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牛郎欲问瘟神事,一样悲欢逐逝波。
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
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
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
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