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广雅尚书杂诗六首·其一卧佛寺松》
《和广雅尚书杂诗六首·其一卧佛寺松》全文
清 / 李希圣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青]韵

金椎故道祖龙经,双鹤归来似旧青。

空见阿房三月火,至今佛梦不曾醒。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阿房(ē páng)的意思:指追求权力、富贵而不择手段的人。

不曾(bù céng)的意思:从未,从来没有

故道(gù dào)的意思:故道是指已经废弃或失去用途的道路,也用来比喻旧时的办法、思想或观念。

归来(guī lái)的意思:返回原处或归还原处。

鹤归(hè guī)的意思:指孤独的人归隐、归家。比喻孤独的人回到自己的家乡或安定的环境中,过上安宁的生活。

金椎(jīn zhuī)的意思:比喻能够坚定不移地支撑事物或人的重要支柱或力量。

空见(kōng jiàn)的意思:空洞的见解或空虚的观点

三月(sān yuè)的意思:指春季三个月,也用来比喻事物发展的时间或者某个事物的阶段。

至今(zhì jīn)的意思:指某一事物从过去一直延续到现在,表示时间跨度长久。

祖龙(zǔ lóng)的意思:祖龙指的是祖先的龙,比喻非常伟大、威严的人物或事物。

鉴赏

这首诗以卧佛寺松为题,借物抒怀,表达了对历史变迁与时间流逝的感慨。首句“金椎故道祖龙经”运用了象征手法,将卧佛寺松比作历史长河中的见证者,暗示着它见证了古老的故事与传说。接下来,“双鹤归来似旧青”描绘出一幅宁静祥和的画面,双鹤的归来象征着生命的循环与自然的永恒,而“旧青”则强调了松树的苍翠不改,寓意着时间虽流转,但某些事物的本质却能保持不变。

“空见阿房三月火”一句,诗人巧妙地引用了秦始皇焚书坑儒的历史典故,通过“阿房三月火”这一形象化的描述,暗指历史上无数的兴衰更替与文明的毁灭。这里的“空见”,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悲剧的无奈与惋惜之情。最后一句“至今佛梦不曾醒”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卧佛寺松与佛教信仰联系起来,暗示着即使经历了无数的沧桑变化,人们对于美好与真理的追求(此处的“佛梦”)依然未曾消逝,保持着一种永恒的精神寄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卧佛寺松的描写,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丽与坚韧,更蕴含了对历史、文化、生命以及人类精神追求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对时间、生命与文明之间复杂关系的洞察与感悟。

作者介绍
李希圣

李希圣
朝代:清

希圣(1864年-1905年)清末官员,诗人。字亦元,号卧公,湖南湘乡(长沙)人。生于清穆宗同治三年,卒于德宗光绪三十一年,年四十二岁。光绪十八年(1892)进士。官刑部主事,荐举经济特科。初治训诂,通古今治法,尝纂《光绪会计录》以总综财赋,又草《律例损益议》,张百熙等极重之。百熙奉诏管学,引以为助。希圣通籍后始学为诗,有作必七律,以玉溪生(李商隐)自许,著有《雁影斋诗存》,传于世。
猜你喜欢

寄华岩寺默堂上人诗四首·其三

夏日寻幽到上方,清阴满地午生凉。

雨过山色重重好,风度荷花阵阵香。

诗景百般行处有,尘缘万种坐来忘。

云扃叩遍无人见,惟有残书满石床。

(0)

送道士还乡

孤踪无碍任西东,一片闲云寄碧空。

卖药暂游都市里,寻真又入故山中。

兰桡夜泛鸥边月,铁笛晨吹鹤背风。

惆怅旧游归未得,天涯翘首送冥鸿。

(0)

经俞潭宿香田庄怀一鹤公子次郑东园二绝·其二

拟共林间一鹤栖,鹤飞云路望中迷。

相思吟倚阑干立,月上松梢影渐西。

(0)

寿林通府景源七十次林见素韵

伉俪稀年锡自天,仙经何用更钩玄。

阶前菊映斑斓服,堂上歌喧锦绣筵。

老得身闲增矍铄,貌因德邵觉清妍。

从今寿考谁堪并,万仞南山倚翠烟。

(0)

和韵题周宪副墨菊二首·其一

秋满乾坤菊有花,筼筜经雨玉无瑕。

苍然太古云根石,饱阅风霜共一家。

(0)

谢病得请口号四首·其四

羁絷终非性所禁,暂来旋复忆山林。

衡门已分栖身稳,生计何须著意深。

健翮冲霄元有路,闲云出岫自无心。

亲朋共说如疏傅,只是行囊乏赐金。

(0)
诗词分类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诗人
程敏政 陈献章 韩淲 杜甫 刘崧 范成大 邓云霄 朱熹 黄庭坚 顾璘 李白 顾清 方回 丘逢甲 周紫芝 杨士奇 李梦阳 张耒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