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英宗皇帝挽词二首·其一》
《英宗皇帝挽词二首·其一》全文
宋 / 曾巩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已应南阳气,犹迟代邸来。

范熔归独化纲理付群材。

禹会方无外,虞巡遂不回

空惊柏城仗,箫鼓送馀哀。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柏城(bǎi chéng)的意思:指坚固、牢不可破的城墙。也比喻坚定不移的信念和决心。

不回(bù huí)的意思:不再回来或不再回去

代邸(dài dǐ)的意思:指以自己的身份代替别人担任职务或负责事务。

独化(dú huà)的意思:指个体或事物脱离集体或整体,独自行动或发展。

纲理(gāng lǐ)的意思:纲理是指事物的主要原则、大致规划或基本法则。

南阳(nán yáng)的意思:指人物志向远大,有抱负,有雄心壮志。

无外(wú wài)的意思:没有其他;除此之外没有别的。

箫鼓(xiāo gǔ)的意思:指音乐声,也用来比喻欢乐的场面。

阳气(yáng qì)的意思:指人体内具有活力和生机的力量,也指事物中蕴含的积极向上的能量。

南阳气(nán yáng qì)的意思:指自负、傲慢、目中无人的态度或气概。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曾巩为英宗皇帝所作的挽词之一,表达了对故去君主的深深哀悼和对其治国理念的怀念。首句“已应南阳气”暗指英宗皇帝的气质如同南阳之地,象征着他的仁德与智慧。次句“犹迟代邸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英宗未能长久在位的遗憾。

第三句“范熔归独化”,以古代贤臣范蠡自比,暗示英宗的治理才能如同范蠡那样独特而卓越。第四句“纲理付群材”赞扬了英宗将国家大政交给能臣管理的明智之举。

第五、六句“禹会方无外,虞巡遂不回”借用了大禹治水和虞舜巡狩的典故,赞美英宗的治国如大禹般内外兼修,如虞舜般仁政深入人心,但可惜未能长久。

最后两句“空惊柏城仗,箫鼓送馀哀”描绘了送葬队伍中柏城的仪仗和哀乐,表达了诗人对英宗离世后人们内心的悲痛和对逝者的追思。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深情缅怀先帝,歌颂其德政的挽诗,语言凝练,情感深沉。

作者介绍
曾巩

曾巩
朝代:宋   字:子固   籍贯:建昌南丰(今属江西)   生辰:1057

曾巩(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字子固,汉族,建昌军南丰(今江西省南丰县)人,后居临川,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曾巩出身儒学世家,祖父曾致尧、父亲曾易占皆为北宋名臣。曾巩天资聪慧,记忆力超群,幼时读诗书,脱口能吟诵,年十二即能为文。嘉祐二年(1057),进士及第,任太平州司法参军,以明习律令,量刑适当而闻名。熙宁二年(1069),任《宋英宗实录》检讨,不久被外放越州通判。
猜你喜欢

答僧慧文

一念周沙界,日用万般通。
湛然常寂灭,常展自家风。

(0)

偈颂一百五十首

披牯牛皮,辊瞎驴队。
带水拖泥,东倒西{左犭右屯}。
黄梅七百无人会。

(0)

和扫破庵塔二首

白{左亻中纟右刀}丛中第一尊,硬将明越作台温。
将头撞破虚空后,又把金针锁细痕。

(0)

鱼归赞

左提鱼篮,右搴衣袂。
浩浩尘中,一声活底。
倾国倾城眼豁开,早已白云千万里。

(0)

赞北磵和尚

调古风高,神清气逸。
闻一唯升素王之堂,见微笑入空王之室。
恢恢绰绰兮以一而贯万,寂寂寥寥兮会万而归一。
此岂非八十三,住龙床角边。
南山之净慈,佛照之真子,北磵老贼者耶。

(0)

和张防御

我有一方田,於中息万缘。
生涯虽寂尔,日用不徒然。
知足长年乐,无求在处禅。
西邻知此意,松竹销寒烟。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诗人
刘知几 江标 章纶 柴中行 薛式 戴名世 周锡渭 许圉师 陆诜 冯澥 徐琰 顾可久 苏伯玉妻 邯郸淳 苏蕙 陈璧 缪彤 宇文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