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交亭下泪,长共怒涛浮。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阐幽(chǎn yōu)的意思:揭示深奥的道理或隐藏的真相
风流(fēng liú)的意思:指人的品貌、言谈举止等方面优雅、有魅力。
讲堂(jiǎng táng)的意思:指讲学的地方或讲学的形式。
尽头(jìn tóu)的意思:尽头指的是事物或情况的终点或末尾,表示达到极限或结束的状态。
埋魂(mái hún)的意思:指将死者的尸体安葬,使其灵魂得到安息。
怒涛(nù tāo)的意思:形容猛烈汹涌、势不可挡的波涛,比喻声势浩大、威力强大的力量。
束脯(shù fǔ)的意思:束脯是指将熟肉悬挂起来晾干,以便保存。这个成语比喻人的能力或才华被压制或浪费。
图经(tú jīng)的意思:指根据经验和智慧来解决问题或处理事务。
辛苦(xīn kǔ)的意思:指劳累费力、辛辛苦苦的工作
仪部(yí bù)的意思:指礼仪部门或官职,也泛指管理礼仪的人或机构。
一束(yī shù)的意思:指一束由多个相同物品或相似物品组成的东西,也可引申为一群人或一系列事物。
天尽头(tiān jìn tóu)的意思:指事物或局势到了最后、最极限的地步。
-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学者全祖望对友人苏仪部的深切缅怀之作。全诗情感深沉,表达了对故人的怀念与敬仰之情。
首联“辛苦苏仪部,埋魂天尽头”,开篇即点明了苏仪部的辛劳与最终的离世,将读者引入对逝者的哀思之中。“天尽头”一词,既形象地描绘了苏仪部远离尘嚣、归于宁静的状态,也暗含了对其才华与品德的极高评价。
颔联“雪交亭下泪,长共怒涛浮”,进一步渲染了哀悼的氛围。雪交亭下,泪水与怒涛交织,不仅象征着对苏仪部去世的悲痛,也隐喻了其精神如同怒涛般激昂不息,永存人间。这里运用了自然景象来寄托情感,使得哀思更加深沉而富有诗意。
颈联“吾友扬秋笔,图经仗阐幽”,转而赞美友人苏仪部的才华与贡献。扬秋笔,比喻文采斐然;图经,指绘制地图或编纂书籍,此处泛指记录历史、文化的工作。全祖望在此表达了对苏仪部在历史文献整理方面卓越成就的肯定,同时也强调了其深入挖掘和揭示历史真相的努力。
尾联“讲堂一束脯,饷我亦风流”,则以幽默的方式收尾。讲堂一束脯,可能是指苏仪部生前为后人留下的一份精神财富,如书籍、论文等。全祖望在这里说这是一份“风流”的馈赠,既是对苏仪部人格魅力的赞扬,也是对自己能够得到这份宝贵遗产的欣慰。这一联以轻松的口吻,将对逝者的怀念与对友情的珍视巧妙融合,使得整首诗的情感表达更为丰富和细腻。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深情的回忆与赞美,展现了全祖望对友人苏仪部的深厚情感以及对其贡献的高度评价,同时巧妙地融入了自然景观与历史文化的元素,使得情感表达更加深沉而富有诗意。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赠申孝子世宁
六月烈日日正中,时有叛将号群凶。
平人血染大溪浪,比屋焰照鹅湖峰。
白刃纷纷蔽行路,六合茫茫何处去。
妻见夫亡不敢啼,母弃儿奔那忍顾。
药市申翁鬓有霜,卧病经时不下床。
平生未省见兵革,出门正尔逢豺狼。
豺狼满市如流水,追索金缯心未已。
可怜累世积阴功,今日将为兵死鬼。
世宁孝行何高高,慨慷性命轻鸿毛。
此时自欲赴黄壤,欣然延颈迎霜刀。
至孝感兮天地动,白日无光百川涌。
三刀不死古今稀,一命自有神灵拥。
群贤激赏争作歌,要使汝名长不磨。
何时上书达天听,诏加旌表高嵯峨。
《赠申孝子世宁》【宋·马永卿】六月烈日日正中,时有叛将号群凶。平人血染大溪浪,比屋焰照鹅湖峰。白刃纷纷蔽行路,六合茫茫何处去。妻见夫亡不敢啼,母弃儿奔那忍顾。药市申翁鬓有霜,卧病经时不下床。平生未省见兵革,出门正尔逢豺狼。豺狼满市如流水,追索金缯心未已。可怜累世积阴功,今日将为兵死鬼。世宁孝行何高高,慨慷性命轻鸿毛。此时自欲赴黄壤,欣然延颈迎霜刀。至孝感兮天地动,白日无光百川涌。三刀不死古今稀,一命自有神灵拥。群贤激赏争作歌,要使汝名长不磨。何时上书达天听,诏加旌表高嵯峨。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11967c67d6e38fb8715.html
次韵子瞻游道场山何山
两山相负为峰麓,流水重重注溪谷。
游人上寻流水源,未觉崎岖病双足。
山深下视云漫漫,径垂石底千屈盘。
松林阴森白日静,忽惊人世如奔湍。
客行不避苦寒出,僧定端居不下席。
人生嗟与草木同,置身所在由初植。
堂中白佛青髻鬟,气象冲淡非人间。
坐令远客厌奔走,径欲筑室依空山。
木鱼桹桹夜将旦,星斗攲斜挂山半。
行役有程未可留,将出山门复长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