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舂山草堂感怀·其十一》
《舂山草堂感怀·其十一》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几夕松间石,披衣坐忍寒。

啸声空外答,心影月中看。

果落惊山鸟,风来堕箨冠

凄凉殊不寐,更上步虚坛。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步虚(bù xū)的意思:形容人的行动虚浮不实际。

空外(kōng wài)的意思:指在天空之外,形容极远的地方或未知的领域。

披衣(pī yī)的意思:穿上衣服

凄凉(qī liáng)的意思:形容景象、声音等给人以寒冷、凄凉、悲哀之感。

箨冠(tuò guān)的意思:比喻官职高而权威重。

心影(xīn yǐng)的意思:指心中的思念或记忆。

月中(yuè zhōng)的意思:指月亮处于中央位置,也可指月份的中间时期。

中看(zhōng kàn)的意思:形容程度不高,只是尚可。

步虚坛(bù xū tán)的意思:指行走时步履轻盈,如虚空般飘逸。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宿松林草堂,感受自然之美的独特体验。首句“几夕松间石,披衣坐忍寒”展现了一种静谧而孤寂的氛围,诗人独自坐在松石之间,忍受着寒意,似乎在等待着什么,或是思考着什么。接下来,“啸声空外答,心影月中看”两句,通过自然界的回音和月光下的内心映照,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诗人似乎在与自然对话,心灵得到了净化。

“果落惊山鸟,风来堕箨冠”则进一步描绘了自然界的动态美,果实掉落不仅惊动了山中的鸟儿,也仿佛触动了诗人的心弦,引发了他的思绪。而风吹落的竹叶,如同诗人头上的冠冕,象征着自然界的无常变化与生命的短暂。

最后,“凄凉殊不寐,更上步虚坛”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面对自然界的美丽与哀愁,他难以入眠,选择再次登上步虚坛,或许是为了寻求心灵的慰藉,或是为了与天地进行更深的交流。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感悟和对生命意义的探索。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自题泥塑小像

绣丝平原公,铸金鸱夷子;

传人或象形,自古乃有此。

嗟予复何为,天地一蝼蚁。

即令面目真,不过土偶耳。

敢云年七旬,矍铄差堪喜。

珍重执简编,所期在后起。

兀坐弥勒龛,玻光绝尘滓。

勉从儿辈请,岂曰前贤比。

研媸本天成,慎修凭一己。

悠悠千载后,谁臧与谁否。

(0)

寿冢宰致仕三原王先生

正色朝端三世望,长生箓里九还灵。

尚书自昔千珠斗,西极而今应寿星。

洛社有图传大老,石渠随笔点残经。

年颜汉使烦相问,或者前身是伏生。

(0)

过梅关同元默忆以道大理

花如得意明秋旭,云似无心度晓风。

策马舍舟吾不系,群山赴海此称雄。

宫槐转日游人过,古寺吟诗忆尔同。

不厌陈登湖海气,几时都下醉郫筒。

(0)

过清溪·其五

今人游处古人游,万古清溪只自流。

溪月曾经照太白,太白不见令人愁。

(0)

次韵吕仲木修撰赴予边炉之作兼呈崔穆黄诸君

乾坤浑浑一洪炉,一处由来具万殊。

若比圣功如火候,非君调燮复谁乎。

(0)

晓枕偶成六言六首·其六

垂虹珊珊从天,流落人间不还。

归挹飞泉洗耳,耳畔寂无尘喧。

(0)
诗词分类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诗人
高崇文 丁立诚 皇甫谧 曾允元 张巡 源乾曜 于志宁 陈瑸 诸葛恪 崔液 徐锴 高力士 欧阳衮 丁宝臣 黄宽 储大文 梁鸿 李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