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传名(chuán míng)的意思:传播名声、声名远扬
敦煌(dūn huáng)的意思:敦煌是指中国甘肃省酒泉市敦煌市的简称,也指敦煌莫高窟。敦煌莫高窟是中国著名的古代艺术宝库,以其精美的壁画和雕塑而闻名于世。
关通(guān tōng)的意思:指沟通、联络,使彼此之间的关系变得通畅。
离怀(lí huái)的意思:离开原来的地方,远离亲友或故土。
两关(liǎng guān)的意思:两个关口,形容困难重重,难以通过。
是古(shì gǔ)的意思:指事物过时、陈旧、不适应现实的状态或观念。
世传(shì chuán)的意思:世代相传的事物或传说
铜章(tóng zhāng)的意思:指官职的任命或授勋。
威折(wēi shé)的意思:指强势的势力遭到挫败或被打败。
犹是(yóu shì)的意思:表示事物虽然已经发生或发展到一定程度,但仍然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玉塞(yù sāi)的意思:形容珍贵的物品被封存或封存起来的地方。
于今(yú jīn)的意思:指到了现在,表示时至今日。
折杨(shé yáng)的意思:指砍伐杨树,比喻毁灭、摧毁。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敦煌作为名郡的历史地位与变迁。首句“汉世传名郡”,点明敦煌自古以来就是著名的郡县。接着“于今列邑疆”则表明至今日,敦煌依然在行政区划中占据重要位置。接下来的“两关通玉塞,五载绾铜章”两句,运用了形象的比喻,描述了敦煌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以及其在历史上的政治地位,其中“两关”指代通往外界的重要通道,“玉塞”象征着边防要塞,“五载绾铜章”则暗示了敦煌曾长期由朝廷直接管理。
“行秩渐縻粟,离怀威折杨”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敦煌在历史长河中的角色转变与影响。“行秩渐縻粟”可能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敦煌逐渐成为粮食供应的重要基地;“离怀威折杨”则可能是在表达对敦煌人民情感的深厚影响,以及其在抵御外敌时所展现的坚强意志和勇气。
最后,“一书聊志胜,犹是古敦煌”总结了全诗的主题,即通过一首诗来纪念和记录敦煌的辉煌历史与独特魅力,强调了敦煌不仅在过去,即使在今天,依然是一个值得铭记的地方。整首诗以历史视角审视敦煌,既展现了其地理与政治的重要性,也表达了对其文化与精神的敬仰之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