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杨斗玉少参·其五》
《挽杨斗玉少参·其五》全文
明 / 孙传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盐]韵

归来魂梦久相恬,困倚孤帏自嫌

颈厌鹤长难学短,味谙荼苦反疑甜。

人情冷与秋风并,世路蒙如夜色兼。

怪杀屈原原未醒,卜居何用龟占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卜居(bǔ jū)的意思:预测未来并居住

孤帏(gū wéi)的意思:形容孤独寂寞,没有伴侣。

龟占(guī zhàn)的意思:比喻坚持守住某个位置或地盘,不肯让步。

归来(guī lái)的意思:返回原处或归还原处。

何用(hé yòng)的意思:没有什么用处或者价值。

魂梦(hún mèng)的意思:形容非常迷恋或沉迷于某种事物,无法自拔。

秋风(qiū fēng)的意思:秋天的风。也用来比喻寂寥、凄凉的情景或气氛。

屈原(qū yuán)的意思:指受到冤屈、委屈或遭遇不公正待遇。

人情(rén qíng)的意思: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和关系。

世路(shì lù)的意思:指人生道路、社会环境或人际关系。

荼苦(tú kǔ)的意思:指苦难、痛苦。

夜色(yè sè)的意思:指夜晚的景色或氛围。

自嫌(zì xián)的意思:指自己对自己不满意,自己对自己有所埋怨。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孙传庭所作的《挽杨斗玉少参(其五)》。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怀念和对其人生态度的感慨。

首联“归来魂梦久相恬,困倚孤帏漫自嫌”,描绘了友人归家后,魂梦中仍与故人相伴的温馨画面,同时也流露出在孤独环境中自我责备的情绪。这里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颔联“颈厌鹤长难学短,味谙荼苦反疑甜”,以“鹤”喻高洁之士,“茶”象征生活的甘苦。诗人通过自身对“鹤”的难以模仿和对“茶”苦涩的反思,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无奈与思考。这一联巧妙地将自然现象与人生哲理相结合,引人深思。

颈联“人情冷与秋风并,世路蒙如夜色兼”,将人情的冷漠比作秋风,将世事的复杂比作夜色,形象地描绘出社会环境的冷酷与复杂。这一联揭示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以及对人性冷漠的批判。

尾联“怪杀屈原原未醒,卜居何用拂龟占”,借用屈原未醒的典故,表达了对友人未能觉醒、坚守自我价值的惋惜之情。同时,通过“卜居”与“拂龟占”的对比,暗示了对友人命运的关切与忧虑,以及对自身命运的反思。

整首诗情感丰富,寓意深远,不仅表达了对逝去友人的哀悼,也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作者介绍
孙传庭

孙传庭
朝代:明

孙传庭(1593年-1643年),字伯雅,又字白谷,代州镇武卫(今山西代县)人,明朝名将。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进士。崇祯十五年(1642年)任兵部侍郎,总督陕西。次年升为兵部尚书(改称督师)。带兵镇压李自成、张献忠民变。由于时疫流行,粮草不足,兵员弹药缺少,朝廷催战,无奈草率出战,后兵败,在陕西潼关战死,马革裹尸,年约51岁。《明史》称“传庭死,而明亡矣”。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清廷追谥“忠靖”。
猜你喜欢

重阳

簟篷辞劳始乞身,夹衣温丽燕私辰。

秋客刮黛披天姣,秫米长腰漱蚁囷。

黄菊明朝为长菊,江山今日笑醒人。

不烦孙盛贻嘲弄,预对西风脱醉巾。

(0)

观梁辅之晓阅

羽林出戍死忘家,坐作行趋听虎牙。

碧月初生弓入抱,青蛇不动剑藏花。

风吹细柳旗阴转,日过寒溪阵脚斜。

回笑书生头白早,空将笔砚战年华。

(0)

幽意·其一

蔷薇老麝隔云香,濡袖阴岚翠滴墙。

花树参差山月出,欲寻幽径导韩郎。

(0)

钟山钟

延平双剑朝丰城,钟山之钟挟以行。

延平春浪拂天地,左右两龙雷火鸣。

建隆真人君八极,河伯效珍宝钟出。

不似汾睢发鼎光,泛泛逆流浮万镒。

诏赐阊阖濯龙宫,声掩景阳闻九重。

吾闻此钟亦神物,独肯寒溪就埋没。

(0)

羊叔子庙

缅怀吴晋氏,天壤非异宇。

贤哉羊头镇,一用惠慈抚。

高怀寄山水,馀事整军旅。

当年岘首叹,奄冉隔今古。

遗民俎豆之,庙貌压江浒。

谁令望碑人,堕泪若儿女。

(0)

满江红·其三洪云岩、刘朔斋用韵

蝶梦惊残,仿佛似、东方才白。

人报道、城疑不夜,界几无色。

敲瓦微听冰线响,开窗倏放风花入。

拥重貂、曾不觉寒侵,将何德。呼剡棹,行为客。

平蔡垒,何能役。算争如、穷檐高卧,闭门毋出。

安得松江江上去,一蓑独钓丝千尺。

要不持、寸铁和前修,文章伯。

(0)
诗词分类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诗人
徐琰 顾可久 苏伯玉妻 邯郸淳 苏蕙 陈璧 缪彤 宇文融 贾黄中 蒋恭棐 黄虞稷 梁克家 陈居仁 王自中 崔莺莺 林升 张祎 杨虞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