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葛终当戾,洿涂偶未伸。
若嫌家监傲,殊不厚田仁。
这首诗由宋代文彦博所作,名为《偶作示同志》。文彦博以深沉的笔触,表达了对世事无常、人生苦短的感慨与思考。
首联“隐几清吟久,投瓢浩叹频”,描绘了诗人独自一人,倚着几案,清静地吟诵,心中却时常涌起浩大的叹息。这里通过“隐”和“清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然,而“久”和“频”则暗示了这种情感的持续与强烈。
颔联“如何爵举日,犹是传还人”,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观察与反思。在权力与地位(“爵举”)的追逐中,人们似乎忘记了初心,依然在传承与归还之间徘徊,没有找到真正的归属与价值。这句诗反映了对社会风气的忧虑,以及对人性本质的深刻洞察。
颈联“胶葛终当戾,洿涂偶未伸”,表达了诗人对于个人命运与社会现实的无奈与坚持。尽管面对复杂的人际关系(“胶葛”)和污浊的社会环境(“洿涂”),他仍然坚信最终会有所改变(“终当戾”),只是暂时未能得到伸展(“偶未伸”)。这体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冲突的深刻理解,以及对未来的乐观期待。
尾联“若嫌家监傲,殊不厚田仁”,则以自嘲的方式,表达了对自身性格的反思。如果有人认为他的态度过于傲慢(“家监傲”),那是因为他并未真正懂得宽容与仁慈(“殊不厚田仁”)。这不仅展现了诗人的谦逊与自省,也传递出一种对人性复杂性的深刻认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情感、社会现象和个人性格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文彦博对生活、人性和社会的深入思考,以及其独特的哲学视角。
春木晨荣,秋华夕滋。流云行天,逝者如斯。
柴车葛巾,曷能归来?我怀古人,徒诵其诗。
有美君子,尚友先觉。靡觞不咏,无咏不属。
岂无他人,孰此追躅?优哉游哉,君子之乐。
吾侪小人,力绌乃休。犹可以驰,曷其停辀?
卷舒无闷,入圣实优。敢以未成,窃方前修。
祖德之述,尚论其世。我独何无,夙坠羁絷。
闻君赞歌,祇以生愧。既曰知非,请勖馀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