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九日》
《九日》全文
明 / 释函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年年此日在高山,更不登临但倚栏

百岁定知黄菊在,一瓢且对白云寒。

雁辞玉塞空秋草,犬吠霜钟起夜坛。

底事暂随吟望处,风流不与夕阳残。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百岁(bǎi suì)的意思:形容人长寿,活到一百岁。

白云(bái yún)的意思:指白色的云彩,比喻轻松、自由自在的心情。

不与(bù yǔ)的意思:不互相交流或接触

不登(bù dēng)的意思:不上去,不登上。

登临(dēng lín)的意思:登上高处或高山,指登上高处以观赏美景或远望。

底事(dǐ shì)的意思:底事指底细、真相、内情。表示了解事情的真相或内幕。

对白(duì bái)的意思:指两个或多个人之间的对话或交流。

风流(fēng liú)的意思:指人的品貌、言谈举止等方面优雅、有魅力。

高山(gāo shān)的意思:高大的山峰,喻指高度、水平、境界等方面达到极点。

年年(nián nián)的意思:每年都;每年一次

犬吠(quǎn fèi)的意思:指小狗的叫声,比喻微不足道的声音或无足轻重的事物。

夕阳(xī yáng)的意思:夕阳是指太阳在西方下山的时候的景象,也用来比喻人的晚年或事物的衰落阶段。

倚栏(yǐ lán)的意思:倚靠在栏杆上,形容闲适自在的样子。

一瓢(yī piáo)的意思:形容数量极少或程度极轻。

玉塞(yù sāi)的意思:形容珍贵的物品被封存或封存起来的地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于重阳节在高山之上的独特心境和景致。首句“年年此日在高山”点明了地点和时间,暗示着诗人对这一特定节日和地点有着深厚的情感联系。接着,“更不登临但倚栏”则透露出诗人选择以静观的姿态面对自然,或许是因为某种情感或思考的需要,使得他不愿过多地参与外界的活动。

“百岁定知黄菊在,一瓢且对白云寒”两句,运用了象征手法,黄菊常被视为长寿的象征,而“一瓢”则可能代表简朴的生活态度,与“白云寒”形成对比,营造了一种超脱世俗、亲近自然的意境。这里不仅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隐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雁辞玉塞空秋草,犬吠霜钟起夜坛”描绘了深秋时节的景象,大雁南飞,秋草萧瑟,犬吠声中,霜钟响起,夜坛上似乎有人在祭祀或冥想。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一幅宁静而又略带悲凉的画面,体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自然变迁的感慨。

最后,“底事暂随吟望处,风流不与夕阳残”表达了诗人对眼前景色的沉思和感悟,似乎在问自己为何会在此时此刻驻足凝视,是否因为这景色中的某种风流韵致触动了内心深处的情感。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人生以及时间流转的独特见解和感受。

作者介绍

释函是
朝代:明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丁亥元日

梅花院落雨声中,窗外春寒淰淰风。

腊酒拨醅浮玉蚁,夜灯挑烬落金虫。

星环甲纪惊身老,雪解寅朝验岁丰。

还喜驿书催上路,寸心长在日华东。

(0)

瓦棺寺

脩竹长松昼寂然,梵宫高阁起中天。

虎头妙画空馀刻,鸱吻名书竟不传。

石柱至今标宿莽,瓦棺何处葬寒烟。

凭高更尽阑干曲,及取江山未暮前。

(0)

无题

见时略略望遥遥,有月阑干待袖招。

得巧蜘蛛丝缕细,传声鹦鹉舌关娇。

仙家弦管宁无谱,天上星河亦有桥。

云雨或时消息断,不如朝暮石城潮。

(0)

送蒙古僧印空岩黄龙寺·其一

高僧明廷秀,受业自南宗。

心诀提为印,禅机捷若锋。

炉香来化鹤,瓶水豢降龙。

弟子经窗外,应占旧偃松。

(0)

戊子正月连雪苦寒答段助教天祐吉甫二首·其二

三年冗博士,四海老诗人。

同是桑榆日,惟堪曲米春。

清羸元寿相,肮脏任长身。

微子谁知我,从来懒更真。

(0)

归武林冒雨至练市韩伯清庄

溪雨寒犹重,山云昼不开。

老夫喜閒暇,练水得沿洄。

凫雁冲船过,鱼虾入馔来。

故人居渐近,应待举吾杯。

(0)
诗词分类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诗人
龚璛 黎景义 唐文凤 曾习经 陈繗 陆仁 徐钧 陈藻 吴泳 萧立之 罗玘 罗钦顺 刘诜 林俊 殷奎 王洪 李江 柯九思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