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留 题 剑 池 石 壁 宋 /方 琛 裂 破 幽 篁 续 古 苔 ,一 泓 俯 瞰 石 房 开 。辘 轳 竟 日 知 无 尽 ,泉 脉 元 从 海 上 来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俯瞰(fǔ kàn)的意思:从高处向下看,形容俯视或鸟瞰。
海上(hǎi shàng)的意思:指在海上,常用来形容船只在海上航行。
竟日(jìng rì)的意思:整整一天,连续的一天
裂破(liè pò)的意思:形容破裂得非常严重或彻底。
辘轳(lù lu)的意思:比喻事物重复循环,不断重复而无法解脱。
泉脉(quán mài)的意思:指水泉的源头和流动,比喻事物的根本和发展。
上来(shàng lái)的意思:指事物从下往上或由远处移动到近处。
石房(shí fáng)的意思:指坚固耐用的房屋。
无尽(wú jìn)的意思:没有尽头,没有止境
一泓(yī hóng)的意思:指一汪水,形容水量丰富。
幽篁(yōu huáng)的意思:指隐居在深山幽谷中的竹林。
元从(yuán cóng)的意思:指跟随在别人身边,效仿其言行举止,没有自己的主见和独立思考能力。
- 翻译
- 竹林被打破,古老的青苔继续生长,
向下俯瞰,能看到石屋敞开的门扉。
- 注释
- 幽篁:深深的竹林。
续:继续。
古苔:古老的青苔。
一泓:一眼泉水。
俯瞰:向下看。
石房:石头建造的房屋。
开:敞开。
辘轳:水井上的摇手工具。
竟日:整天。
无尽:无穷无尽。
泉脉:泉水的源头。
元:本来。
海上来:来自大海。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面,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自己对大自然的深切感悟和艺术造诣。
“裂破幽篁续古苔,一泓俯瞰石房开。”这里,“裂破”二字表现了时间长河中物象变化的力量,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幽篁”形容树木茂密,生长于深山之中,而“古苔”则是岁月积累下形成的青苔,这两者结合,构成了一个时间和空间交织的意象。诗人通过“一泓俯瞰石房开”,展示了自己站在高处眺望下的景致,其中“一泓”指的是清澈见底的小泉水,“俯瞰”则表现了诗人的视角高度,而“石房”则是山中常见的自然洞穴或人造建筑。
“辘轳竟日知无尽,泉脉元从海上来。”这两句强调了时间的流转和自然景观的奥秘。“辘轳”形容水声连绵不绝,而“竟日”则指整天或长久之意,“知无尽”表明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感受是无穷无尽的。后半句“泉脉元从海上来”,通过泉水源远流长,强调了大自然中水的循环和生命力,从而引出更为深远的哲理思考。
整首诗语言简洁优美,意境悠远,充分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独特感受和深刻理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听谭师弹琴
君不能百步洪中裂横竹,一声吹入秋天绿。
巨鱼鼓舞碎明珠,白浪轩昂动浮玉。
又不能多景楼上吹飞鸿,哀弦欲断沧浪风。
徘徊舟子驻不进,江妃出听烟溟濛。
不知何处得此薰风琴,元龙六尺含苍云。
恐是峄山孤峰绝顶上,万岁不老之寒根。
道人两手提天机,中有妙法无人知。
风颠雨急倏来往,雨收风定游丝飞。
欲下不下窥鱼鸥,忽前忽后回波舟。
恍惚浮云捲天宇,错落万点飞星流。
世间万法总非真,况此假合非天成。
匣琴不出手无声,袖手不弹琴不鸣。
此琴此手两无与,问君广陵贺若从何去。
王子有琴谁复传,无徽无轸亦无弦。
若人解得非耳听,为君试作无手弹。
《听谭师弹琴》【宋·王质】君不能百步洪中裂横竹,一声吹入秋天绿。巨鱼鼓舞碎明珠,白浪轩昂动浮玉。又不能多景楼上吹飞鸿,哀弦欲断沧浪风。徘徊舟子驻不进,江妃出听烟溟濛。不知何处得此薰风琴,元龙六尺含苍云。恐是峄山孤峰绝顶上,万岁不老之寒根。道人两手提天机,中有妙法无人知。风颠雨急倏来往,雨收风定游丝飞。欲下不下窥鱼鸥,忽前忽后回波舟。恍惚浮云捲天宇,错落万点飞星流。世间万法总非真,况此假合非天成。匣琴不出手无声,袖手不弹琴不鸣。此琴此手两无与,问君广陵贺若从何去。王子有琴谁复传,无徽无轸亦无弦。若人解得非耳听,为君试作无手弹。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46667c7043fb05e0194.html
别乡旧
耕田畏秋旱,我老将奈何。
清晨一叶舟,凌此万顷波。
此岂我欲然,食口如雁鹅。
逢迎非本心,惭负生积疴。
君看柴桑翁,当时亦弦歌。
人前强磨洗,谓与渠同科。
悠悠天壤间,何向非南柯。
餐钱苟有赢,吾愿初无多。
归从五㹀牛,自种千把禾。
不学陶士衡,衰年更婆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