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正 月 七 日 雪 晴 宋 /张 耒 西 窗 融 雪 飘 如 雨 ,故 与 新 春 作 薄 寒 。昨 夜 雁 声 浑 向 北 ,梦 魂 随 去 过 关 山 。
- 翻译
- 西窗外飘落的雪花如同雨水般融化,给早春带来一丝微寒。
昨夜的雁鸣声全部朝着北方,我的梦境也跟随它穿越过重重关山。
- 注释
- 融雪:形容雪融化成水。
新春:指刚过去的冬季末尾,春天刚开始的时候。
浑向北:完全朝向北方,表示雁群迁徙的方向。
过关山:比喻长途跋涉或经历艰难困苦。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雪后初晴的图景,充满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感悟和个人情感的寄托。"西窗融雪飘如雨"一句,以动人的比喻,表达了雪花在阳光照射下渐渐融化的情形,既写出了时序更替,也暗示了诗人内心对春天到来的期待与喜悦。
"故与新春作薄寒"则是诗人基于前述景象,感受到了初春的微寒。这里的"故与"表达了一种因果关系,即由于雪融化带来了凉意,故而与新春相遇时仍感受到了些许寒意。这不仅描绘了外部自然环境,也折射出了诗人内心对季节更迭的体验。
接着两句"昨夜雁声浑向北,梦魂随去过关山"则转而写了一场梦境。"昨夜雁声浑向北"中,"雁声"象征着远方的消息或是离别的思念,而"浑向北"则可能是诗人内心深处对故乡或某种理想的向往。"梦魂随去过关山"一句,表达了诗人在梦中追随雁声而去,跨越重重关山,这里的"梦魂"象征着灵魂的自由翱翔,而"关山"则可能是现实生活中的某种阻隔或挑战。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雪、春天与梦境这三大元素,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感受,以及内心世界中复杂的情感流动。它不仅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更是诗人情感深处的一次流露。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蔡帅赴平凉
剑外开三蜀,回中宿万兵。
召还宜北觐,赐钺又西征。
体貌均先后,权纲一重轻。
渊衷尤慎简,舆意尚难平。
伊昔藩条振,于今治体成。
有为终简易,无迹但恢闳。
笔下销顽弊,樽前得隐情。
快如长剑立,通若巨河倾。
阔刃从虚落,醇源及物情。
山川增气象,草木遂勾萌。
暖褐三冬足,丰畴百室盈。
咏歌今父母,畏服古神明。
方幸华轮柅,俄闻瑞节迎。
渴心犹借寇,翘望欲还琼。
况复盘关路,常瞻部使旌。
十连依玉帐,一道固金城。
后诏光前出,新棠似旧荣。
于宣推德业,所至尽功名。
塞马宁非福,溟鹏岂问程。
惟期未温席,归去纂家声。
《送蔡帅赴平凉》【宋·吕陶】剑外开三蜀,回中宿万兵。召还宜北觐,赐钺又西征。体貌均先后,权纲一重轻。渊衷尤慎简,舆意尚难平。伊昔藩条振,于今治体成。有为终简易,无迹但恢闳。笔下销顽弊,樽前得隐情。快如长剑立,通若巨河倾。阔刃从虚落,醇源及物情。山川增气象,草木遂勾萌。暖褐三冬足,丰畴百室盈。咏歌今父母,畏服古神明。方幸华轮柅,俄闻瑞节迎。渴心犹借寇,翘望欲还琼。况复盘关路,常瞻部使旌。十连依玉帐,一道固金城。后诏光前出,新棠似旧荣。于宣推德业,所至尽功名。塞马宁非福,溟鹏岂问程。惟期未温席,归去纂家声。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39667c698bb214d04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