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好·其十三竹堂》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清幽的竹林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竹林深处的静谧与深邃。"庭幽邃,修竹荫阶除",开篇即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氛围,庭院深邃,修长的竹子遮蔽了台阶,仿佛是自然界的守护者,为来访者带来一片清凉与宁静。
接着,“昼静淡烟笼箨笋,秋高凉露湿林于”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竹林的静谧与季节的变换。白天的竹林被淡淡的烟雾笼罩,似乎在诉说着岁月的轻柔与流转;秋天的高处,凉露湿润了竹林,不仅增添了季节的气息,也赋予了画面以生动的质感。这里,诗人巧妙地运用了“笼”和“湿”两个动词,将静态的景物赋予了动态的生命力,使得整个画面更加鲜活。
最后,“一径绿云铺”,收尾简洁而有力,将读者的视线引向那条被绿色云雾般的竹叶覆盖的小径,暗示着探索与发现的可能,同时也寓意着心灵的净化与升华。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竹林的独特魅力,以及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金缕曲
拔地奇峰起。笑平生郑虔三绝,君真多事。
挥洒烟云来腕底,灵气胸中未已,看枯木寒山如此。
尘海茫茫无我席,算此身合向山中死。
负汝者,有如水。故人万树梅花里。
记当年卜邻有约,而今何似?
恨海精禽填不得,付与凄凉眉史,侬已厌伤心滋味。
只恐人间无此境,便夸娥移也非长计。
图一幅,且体矣。
水调歌头.咏月
银蟾吸清露,白兔捣玄霜。
青天万古明月,中有物苍苍。
想是临风丹桂,费尽斫云玉斧,秋蕊自芬芳。
印透一轮影,吹下九天香。怪霜娥,才二八,减容光。
蛾眉几画新样,晚镜为谁妆。
见说开元天子,曾到清虚仙府,一曲听霓裳。
何事便归去,空断舞鸾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