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诚思约以初秋东来相过辄驰短韵以速行期》
《诚思约以初秋东来相过辄驰短韵以速行期》全文
宋 / 张方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已闻露叶蝉急,休待霜空晓雁催。

不是相思命驾无为弟子望师来。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是(bú shì)的意思:表示否定、不属实或不符合实际

蝉急(chán jí)的意思:形容人心情急躁,焦虑不安。

弟子(dì zǐ)的意思:弟子指的是学生、徒弟,特指拜师学艺的人。

寒蝉(hán chán)的意思:指在寒冷的冬天鸣叫的蝉,比喻在逆境中仍然坚持奋斗的精神。

露叶(lù yè)的意思:露出叶子。形容植物生长茂盛或事物逐渐显露出来。

命驾(mìng jià)的意思:命运的驾驭,指能够掌控自己的命运。

霜空(shuāng kōng)的意思:指天空中出现霜的现象,也用来比喻事物的变化或转折。

无为(wú wéi)的意思:指不做事、不行动、不作为的状态。

相思(xiāng sī)的意思:相互思念、思念对方的心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初秋时节的景象与情感,充满了深沉的意境和细腻的情感表达。

首先,“已闻露叶寒蝉急”,诗人通过“露叶”和“寒蝉”的意象,巧妙地捕捉到了初秋清晨的凉意和季节的转换。露珠在叶片上闪烁,寒蝉的叫声显得急促而凄清,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

接着,“休待霜空晓雁催”,诗人进一步将目光投向远方,通过“晓雁”这一意象,展现了秋天特有的景象——大雁南飞。诗人似乎在说,不必等到霜降天空中大雁的南迁来提醒,因为秋天的气息已经弥漫在空气中。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隐含着对时光流转、生命轮回的感慨。

“不是相思閒命驾”,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并非出于单纯的思念之情而驾车前往,而是有更为深沉的原因或目的。这里的“相思”不仅仅是对某个人的思念,更可能包含了对某种理想、追求或精神境界的向往。诗人通过“閒命驾”这一动作,展现了其内心的复杂情感和行动背后的深层动机。

最后,“无为弟子望师来”,这句诗则直接点明了诗人期待师长或智者的到来。在古代文化中,“弟子”一词常用来表示对师长的尊敬和期待。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知识、智慧或道德指引的渴望,同时也暗示了自己作为“弟子”的身份,期待着与师长的交流和学习。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邃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时间、理想和师道的深刻思考和感悟。它不仅是一幅生动的秋日画卷,更是诗人内心世界和精神追求的体现。

作者介绍

张方平
朝代:宋

(1007—1091)应天宋城人,字安道,号乐全居士。仁宗景祐元年举茂才异等科,复中贤良方正科。历知昆山县,通判睦州。西夏入犯,上平戎十策。历知谏院,论建甚多,主与西夏讲和。累进翰林学士,拜御史中丞,改三司使。出知数州府。英宗治平中召拜翰林学士承旨。神宗即位,拜参知政事,反对任用王安石,极论新法之害。以太子少师致仕。既告老,而论事益切,于用兵、起狱尤反复言之。卒谥文定。有《乐全集》。
猜你喜欢

赐陈郁

文窥先汉,诗到盛唐。侍余左右,知汝忠良。

王城虽大如海,政恐一藏而不得藏也。

(0)

送苏寺丞宰广德

早捧诸侯檄,新登九列丞。

庇身聊制锦,受命更怀冰。

浦药薰行棹,江禾压翠塍。

高楼如可望,西北一长凭。

(0)

鲍家田

摇旆家家酒,收犁处处村。

草深迷井口,槿密拥篱根。

绿水明秧本,青山失烧痕。

多应忌蚕事,畏客掩柴门。

(0)

南乡子·其二

乍卷珠帘新燕入。

(0)

蹇应叔自宜兴寄近诗和马字韵·其二

吾老百世休,辍书学耕者。

祈年占土牛,喜雪掘玉马。

海鲞带卤烧,溪莼和豉下。

却忆古蚕丛,晤言莫能写。

(0)

和陈国佐亦爱堂韵

纷纷当世士,尽道休官去。

有堕尘网中,谁能复回顾。

重为轩冕惑,一念遂差互。

要当发深省,悟此形皆寓。

奔驰徒扰扰,静中有奇趣。

夫子廊庙材,华途昔荣遇。

富贵方迫逐,脱身一何遽。

盖恐负初心,或为名所误。

独寻陶渊明,三径归来处。

亲朋续旧游,寝食安故步。

诗成月满窗,坐久尘生屦。

个中有真乐,自足慰迟暮。

我方困长途,因公识归路。

读公寄傲篇,更觉忘世虑。

有如逃空虚,倾耳听韶頀。

念此有限身,岁月空复度。

他时愿卜筑,结茅相近住。

如公迈往姿,平生已心慕。

我虽负俗累,胸中无好句。

傥获从后尘,登高亦能赋。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诗人
钱时 薛嵎 谢元汴 释惟一 吴宽 周贺 余继登 杨冠卿 赵师侠 张子翼 罗万杰 吴则礼 陈舜俞 徐溥 岳正 卢宁 史承谦 葛绍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