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题 画 授 李 伯 时 宋 /蔡 肇 鸿 雁 归 时 水 拍 天 ,平 岗 老 木 尚 依 然 。借 君 余 地 安 渔 艇 ,乞 我 寒 东 听 雨 眠 。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首句"鸿雁归时水拍天",通过鸿雁归巢与水面相映,暗示了季节更替和自然的节奏,水天相接处展现出一种宏大而深远的意境。"平冈老木尚依然"则聚焦在画面中的静态元素,老树屹立在平缓的山坡上,显示出岁月的沧桑与坚韧。
后两句"借君馀地安渔艇,乞我寒江听雨眠"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寄托。他希望借得画中的一片水域,安置一艘小舟,想象自己能在寒冷的江面上静静地听着雨声入眠,流露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大自然的亲近。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画作的赞赏,也寓含了他对现实生活的某种理想化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画为引,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与生活的独特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林方叔赴范氏馆
家食城南擅独贤,夜占奎壁半移躔。
东风绛帐浑閒事,先世青毡是宿缘。
矩子名字义
小子尔定孙,来前吾语汝。
尔今既加冠,盍以成人遇。
今尔名以矩,字尔以方叟。
告尔名字义,尔其敬听受。
矩所以为方,是为法度器。
极天下之方,不能外乎是。
在人事而言,不越乎此理。
此理根所性,其本一而已。
散诸事物间,各各有所止。
当然不容易,万殊而一揆。
截截有成法,方正无少陂。
圣人安而行,所欲不踰此。
贤者勉而复,折旋必中矣。
学者思圣贤,于学亦必以。
所择要精明,所执在固致。
法皆自中定,方非由外至。
如或非礼视,是以不法视。
于视为不方,随物而妄伺。
如或非礼听,是以不法听。
于听为不方,随物而妄应。
如或非礼言,是以不法言。
于言为不方,随物而妄宣。
如或非礼动,是以不法动。
于动为不方,随物而妄往。
惟视方而明,不为非礼倾。
惟听方而聪,不为非礼从。
惟言方而信,不为非礼徇。
惟动方而直,不为非礼适。
一一守吾法,私意无容杂。
寻绝枉尺为,乘戒诡遇合。
直道范驰驱,何行不检押。
其可者则与,不可者必拒。
交游自正方,不随不可去。
有善者则从,不善者必克。
处事自正方,不随不善溺。
随物则为圆,非圆特其偏。
同流而合污,在方诚有愆。
先方而后圆,于圆乃可全。
既无一不方,斯无一不圆。
动容皆中礼,从心得孔传。
岂但方之熟,实惟圆之安。
圣法万世在,矩尔其勉旃。
称名惕自省,闻字肃反观。
斯义无尔愧,服膺常拳拳。
《矩子名字义》【宋·陈淳】小子尔定孙,来前吾语汝。尔今既加冠,盍以成人遇。今尔名以矩,字尔以方叟。告尔名字义,尔其敬听受。矩所以为方,是为法度器。极天下之方,不能外乎是。在人事而言,不越乎此理。此理根所性,其本一而已。散诸事物间,各各有所止。当然不容易,万殊而一揆。截截有成法,方正无少陂。圣人安而行,所欲不踰此。贤者勉而复,折旋必中矣。学者思圣贤,于学亦必以。所择要精明,所执在固致。法皆自中定,方非由外至。如或非礼视,是以不法视。于视为不方,随物而妄伺。如或非礼听,是以不法听。于听为不方,随物而妄应。如或非礼言,是以不法言。于言为不方,随物而妄宣。如或非礼动,是以不法动。于动为不方,随物而妄往。惟视方而明,不为非礼倾。惟听方而聪,不为非礼从。惟言方而信,不为非礼徇。惟动方而直,不为非礼适。一一守吾法,私意无容杂。寻绝枉尺为,乘戒诡遇合。直道范驰驱,何行不检押。其可者则与,不可者必拒。交游自正方,不随不可去。有善者则从,不善者必克。处事自正方,不随不善溺。随物则为圆,非圆特其偏。同流而合污,在方诚有愆。先方而后圆,于圆乃可全。既无一不方,斯无一不圆。动容皆中礼,从心得孔传。岂但方之熟,实惟圆之安。圣法万世在,矩尔其勉旃。称名惕自省,闻字肃反观。斯义无尔愧,服膺常拳拳。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86867c6ad22f2c605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