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寒泉春日儿童三咏·其二风筝》
《和寒泉春日儿童三咏·其二风筝》全文
宋 / 释居简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纵轮不卷只嫌低,高处安知鹢退飞

弱缕不禁儿辈掣,断鸢弗下断云归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禁(bù jīn)的意思:不由自主,情不自禁

高处(gāo chù)的意思:指在高位的人容易受到冷落,也比喻位高权重的人容易受到攻击或遭遇困难。

退飞(tuì fēi)的意思:指人或物离开原本所在的位置或状态,迅速离去或消失。

下断(xià duàn)的意思:指断定或判决下来。

云归(yún guī)的意思:指云雾逐渐散去或消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儿童放风筝的情景,以风筝为载体,寓含了对生活的哲思。

首句“纵轮不卷只嫌低”,形象地描述了风筝在天空中的状态,即使它已经放得很高,但仍然渴望更高,表现了风筝追求自由、向往高远的精神。这里的“轮”可能指的是风筝线轮,表达出风筝虽已升空,但仍有上升的欲望,却因线轮的限制而感到遗憾。

次句“高处安知鹢退飞”,则通过设问的方式,引出了对风筝在高空中可能遭遇的困难与挑战的思考。鹢,古代的一种水鸟,这里借指在高空中飞翔的风筝,暗示风筝在高空可能会遇到风力减弱或方向改变的情况,就像水鸟在水面飞行时可能受到水流的影响一样。这句话既是对风筝飞行环境的描绘,也是对人生旅途上可能遇到的不确定性和挑战的隐喻。

后两句“弱缕不禁儿辈掣,断鸢弗下断云归”,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前一句“弱缕不禁儿辈掣”描述了风筝线的脆弱,即使被儿童们拉扯,也无法承受太大的力量,这象征着生活中人们面对外部力量时的无力感。后一句“断鸢弗下断云归”则是对风筝命运的总结,即使风筝线断了,风筝也不能自行降落,只能随风飘荡,最终归于云间。这里不仅表达了对风筝无法自主控制命运的感慨,也暗含了对人生中无法预知结局的无奈与接受。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风筝的描绘,巧妙地将自然现象与人生哲理相结合,展现了对自由、挑战、命运等主题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释居简
朝代:宋

释居简(一一六四~一二四六),字敬叟,号北涧,潼川(今四川三台)人。俗姓龙(《补续高僧传》卷二四作王)。依邑之广福院圆澄得度,参别峰涂毒于径山,谒育王佛照德光,走江西访诸祖遗迹。历住台之般若报恩。后居杭之飞来峰北涧十年。起应霅之铁佛、西余,常之显庆、碧云,苏之慧日,湖之道场,诏迁净慈,晚居天台。理宗淳祐六年卒,年八十三,僧腊六十二。
猜你喜欢

凄其岁晚不胜乡国坟墓之情再得四篇赠宗之毋以示他人也·其二

重趼踏九州,一源贯九流。

岁晚天报子,兹楼敛其秋。

正西苍龙尾,下掉白鹭洲。

旁人为我叹,污渎横吞舟。

(0)

送杨帅赴诏

谓公目光谢牛背,公视赤子未脱绷。

谓公足迹蹑龙尾,公守冻壁如痴蝇。

看公进退无一可,公欲自判何方凭。

迩来诏书下峻层,趣公入趁花底根。

腰龟杖节亦已了,持橐上雍须公能。

公言臣是江西狞,坐中十言九带枨。

满朝贵人面雪色,可忍一一为臣赪。

吉州城南水如渑,有蒌可丝鲂可罾。

书生说食涎已满,寄谢龙阙双觚棱。

祝融海王神最灵,胡能呵雾遮前程。

堂堂大舸截江去,天吴击鼓冯夷迎。

孰居其间为此争,东西欲夺公无情。

众生焦灼大火聚,公但抱宝眠清冷。

(0)

寄隐士

亭深自无暑,苔径复萦纡。

宾客不长到,儿童足可娱。

荷花晴带粉,蒲叶晚凝珠。

与尔城闉隔,兹欢想不殊。

(0)

病疟新差仲退折梅一枝冒雪跨驴访我松下且赋诗一首次韵以谢腊月廿八日也

破雪折梅相料理,要将春信报新年。

独跨瘦驴披鹤氅,更于何处觅神仙。

(0)

丙戌除夜泊舟东湖用白石归苕溪韵书怀·其二

空山岁晚足堪娱,残雪千峰水半湖。

明发临风想诸弟,共扶白发进屠苏。

(0)

送从祖还黄州桃花镇寓居

礼服悠悠岁月深,归来城郭岂堪寻。

葬防不背先师训,居颍能知前辈心。

古驿桃花劳远梦,征途柳色动新吟。

秋风傥有南飞雁,莫惜频频一寄音。

(0)
诗词分类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诗人
陈逅 太上隐者 陈如纶 康骈 隐峦 张君房 韦迢 令狐德棻 王炎午 白敏中 李燔 牛僧孺 许善心 崔玄亮 顾云鸿 赵匡胤 蔡温 于頔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