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归当户绩,为君为絺绤。
不惜洁如霜,畏君莫我即。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补之所作的《白纻辞上苏翰林二首(其二)》。诗中描述了山上采撷白纻的情景,表达了对友人苏翰林的深情厚意。"上山割白纻,山高叶摵摵"描绘了劳动的艰辛和环境的清冷,"持归当户绩,为君为絺绤"则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细心与体贴,愿意亲手编织衣物赠予。"不惜洁如霜,畏君莫我即"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宁愿自己承受辛苦,也不愿让友人过于接近。最后两句"谁言菖蒲花,可闻不可识"以菖蒲花作比,暗示友情虽美好,但难以言表,只能用心感受。
总的来说,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细节,传达了深厚的情感纽带。
天孙夜剪银河水,散作琪花满林卉。
平湖万顷如月明,老龙惊舞澄潭里。
我昔钓雪苍苔矶,饱吸清气归吟脾。
羸马别来成底事,但觉尘土缁人衣。
何日扁舟棹晴雪,湖心洗我襟怀洁。
朝露易为晞,佳人难再得。
虽云壮士心,谁能免凄恻。
侍郎有儿当少年,读书不减梁鸿贤。
一朝娶得孟家女,十年拨断琴中弦。
未赋白头吟,先歌绿珠怨。
入门空饮合卺杯,结发竟违偕老愿。
臼炊入梦事如何,葬玉埋香泣素娥。
湿透青衫声转咽,樱桃树下月明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