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大字(dà zì)的意思:形容字迹大而工整,也可指人的字迹大而工整。
丰碑(fēng bēi)的意思:指留下有关人或事物的伟大、辉煌的纪念物或事迹。
后人(hòu rén)的意思:指后代的人。
君臣(jūn chén)的意思:君主与臣子之间的关系,表示君主与臣子应该互相尊重、忠诚。
流芳(liú fāng)的意思:指人的美名留传后世,名声远播。
彭泽(péng zé)的意思:指人物的形貌或装束非常华丽,多用于形容女子妆容娇艳。
取日(qǔ rì)的意思:指追求成功、争取机会的意愿和行动。
是后(shì hòu)的意思:是指某种情况或事物在另一种情况或事物之后出现或发生。
天常(tiān cháng)的意思:指天经地义、常理所应当的事情。
无远(wú yuǎn)的意思:没有距离远近之分,形容感情深厚,关系亲密。
休官(xiū guān)的意思:指官员休息或离职,不再担任官职。
遗臭(yí chòu)的意思:形容声誉败坏,留下不好的名声。
誉扬(yù yáng)的意思:赞扬、称赞
虞渊(yú yuān)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深不可测。
宇宙(yǔ zhòu)的意思:形容某人或某物在某个领域内无人能及、无与伦比。
渊明(yuān míng)的意思:渊博明智,学识深广。
远识(yuǎn shí)的意思:远见卓识;深谋远虑。
自是(zì shì)的意思:自然是如此,毫无疑问
- 翻译
- 巨大的石碑上刻着极高的赞誉,祭祀着陶渊明和狄仁杰。
世间万物都属于我辈职责,君臣之间的道义也源自于自然法则。
辞官归隐彭泽县,如同晋代的陶渊明,他的行为可以成为唐朝的典范。
然而后世的人们缺乏远见,分辨不清是遗臭万年还是流芳百世。
- 注释
- 丰碑:纪念性的建筑物。
极誉扬:极高赞扬。
祀:祭祀。
渊明:陶渊明(东晋诗人)。
狄梁:狄仁杰(唐代名臣)。
宇宙事:世间事务。
吾己分:我辈的责任。
君臣义:君臣关系的道义。
天常:自然法则。
休官:辞职官职。
彭泽:彭泽县(陶渊明隐居地)。
存晋:效仿晋代。
虞渊:古代神话中的日落之处,象征晚年。
无远识:缺乏长远眼光。
遗臭:留下恶名。
流芳:流传美名。
-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文学家王奕所作,题目为《题陶狄二贤祠》。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于古代贤人陶渊明和狄梁公的崇敬之情。诗人通过对宇宙万物和君臣之间义理的阐述,强调了这些古代贤达所体现出的品德和道德是自然法则所固有的,也是天经地义的。
诗中“丰碑大字极誉扬”一句,表明陶渊明和狄梁公的美名被广泛传颂,其功绩被刻石立碑以资纪念。紧接着“并祀渊明与狄梁”则说明这两位贤达不仅被世人所赞誉,甚至被供奉为神,受到祭祀。
“宇宙事皆吾己分,君臣义亦本天常。”这里诗人表达了一个哲理,即宇宙间的一切事物,包括人与人的关系,都有一种自然而然的秩序和分配。而君臣之间的义务也是基于这种天定的常道。
“休官彭泽当存晋,取日虞渊合为唐。”这一句中提到的“彭泽”、“晋”、“虞渊”、“唐”,都是历史上的地名或朝代名称。诗人借此表达了对古代贤人的赞美,他们的德行如同这些伟大的事物和时代一样,值得被后人铭记。
最后,“自是后人无远识,不知遗臭与流芳。”则表现了诗人对于后世不再能够理解和认识到这些古代贤人的高尚品格的哀叹。他们的美德如同香气般散发,而那些不好的东西(遗臭)也会随之而去,但后来的人们已经无法辨别其中的真伪了。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古代贤人的颂扬,表达了作者对于传统美德和道德观念的赞同,以及对后世遗忘和不再认识到这些价值的悲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除夕前一日醉起呈江使君时使君以岁晏享士虚其左西向以荐中丞之灵既毕奠使君揖余就宾位曰君先兄故人状相若齿相埒也见君如见吾先兄矣余之识中丞以陈池州池州之死久而未明而其弟毕凡千里来寻兄骨又久而未至俛仰悲怀轰饮极醉不觉失声哭率成二首呈使君兼留迟毕凡·其一
虎帐森严忝上宾,座中灵爽动星辰。
无端恸哭干戎禁,多愧将军恕酒人。
信国千秋青史在,荆卿四座白衣新。
醉时错认西台路,朱鸟歌终倍怆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