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谓岸无杞,条其长矣。谁谓杞无实,烂其皇矣。
掇彼征矣,檐既盈矣。舍棘与蠹,造此宜酒。
维此宜酒,我挹我注。我饮我助,以养我吁。
这首诗名为《采杞》,是宋代诗人梅尧臣所作。梅尧臣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这首诗也不例外。诗中通过描述采摘枸杞的情景,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琐事的细腻观察和感悟。
"谁谓岸无杞,条其长矣",开篇以疑问起笔,引出对枸杞生长的描绘,暗示了生命的顽强与繁茂。"谁谓杞无实,烂其皇矣",进一步强调枸杞虽小,但果实饱满,象征着朴素生活的实在与丰盈。
"掇彼征矣,檐既盈矣",诗人细致地描绘了采摘的过程,枸杞枝头挂满,如同檐头滴水般丰满。"舍棘与蠹,造此宜酒",他选择去掉杂质,认为这些枸杞适合用来酿酒,寓意着在生活中去芜存菁,提炼精华。
"维此宜酒,我挹我注",诗人亲自参与酿制,体现了他的积极参与和享受过程。"我饮我助,以养我吁",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通过饮酒,不仅满足口腹之欲,更是借此来滋养心灵,寻求精神上的慰藉。
整体来看,《采杞》是一首寓言式的田园诗,借采摘枸杞这一日常小事,寄寓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简单快乐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