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知今夜月,已过虎溪桥。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的《送六君子(其四)四送明卿夜宿玉龙桥》中的一节,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了送别友人的场景,以及对友人行踪的关切与祝福。
首句“为少柴桑客”,以“柴桑”暗指友人,借用了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故乡,含蓄地表达了对友人身份的尊敬和对其品格的赞美。接着,“都令慧远骄”,“慧远”是东晋高僧,此处借喻友人,暗示友人不仅才华横溢,还具有高尚的品德,以至于让人感到骄傲。这两句通过历史典故的引用,既增加了诗句的文化底蕴,也巧妙地将友人的形象与古代贤者的光辉相联系,表达了对友人的高度评价。
后两句“那知今夜月,已过虎溪桥”,则转而表达对友人行程的关注和祝福。诗人想象着在这样一个宁静的夜晚,友人已经穿越了虎溪桥,踏上了新的旅程。这里的“虎溪桥”同样是一个富有文化意蕴的地名,与佛教故事相关联,象征着友人即将进入一个充满未知与可能的新世界。诗人通过这一景象,既展现了对友人旅途平安的祝愿,也流露出对友人未来命运的深深关切。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典故的巧妙运用和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也蕴含了对友情、人生旅途以及个人品格的深刻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法曲献仙音
蓝布衫儿,墨紬裙子,未要艳妆明抹。
小小吴舠,山平水软,略昉鸱夷一舸。
待月上,清风细,无眠傍人坐。倦无那。
细商量、隐沦休错。年经小,料理五湖清妥。
绕屋种梅花,折梅花、供佛供我。
相鹤书成,又烦卿紬校灯火。
笑平生清恙,闲话一番医可。
水调歌头
风雨飒然至,竟日作清寒。
我思芳草不见,忽忽感年华。
忆昔追随日久,正把心魂相守,灯火四更天。
高唱夜乌起,当作古人看。一枝榻,一炉茗,宛当前。
几声草草休送,万古遂茫然。
仙字蟫饥不食,故纸蝇钻不出,陈迹太辛酸。
一掬大招泪,洒向暮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