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璞占曾逢吉兆,底论城外与城中。
《秦淮曲三首·其二》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的《秦淮曲三首》中的第二首。诗人以秦淮河为背景,借景抒情,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人事无常的感慨。
“郭璞占曾逢吉兆”,开篇引用了古代风水大师郭璞的故事,暗示着秦淮河畔曾经有过吉祥的预兆。然而,“底论城外与城中”,却引出了一种深沉的疑问,似乎在探讨城市内外的变迁,以及这种变化背后的意义。
“可怜淮水依然碧”,诗人以秦淮河的碧水为载体,寄托了对美好事物永恒不变的向往。然而,“王氏乌衣巷早空”一句,又将读者的目光引向了历史的深处,乌衣巷曾是东晋王氏家族的聚居地,如今却早已人去楼空,象征着繁华终将消逝,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展现了对过去辉煌与当前落寞的深刻反思,以及对时间流逝、人事更迭的无奈与感慨。诗人以秦淮河为媒介,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更深层次地触及了人类文明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对历史记忆的追寻与怀念。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定海旅中杂述七章·其二
昨雨南郊田,收割颇见丰。
寻常得此年,差可剂地穷。
迩来困夷役,三年不亲农。
积箧妻孥衣,多为易米空。
托土望太平,未敢起邪衷。
谁谓天难澄,命将缄辱终。
更事有端始,塞甚理宜通。
愿尔千仓箱,常此占芃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