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候虽云夏,江声已似秋。
《和于中丞夏杪登越王楼望雪山见寄》全文
- 拼音版原文全文
和 于 中 丞 夏 杪 登 越 王 楼 望 雪 山 见 寄 唐 /田 章 志 乖 多 感 物 ,临 眺 更 增 愁 。暑 候 虽 云 夏 ,江 声 已 似 秋 。雪 遥 难 辨 木 ,村 近 好 维 舟 。莫 恨 归 朝 晚 ,朝 簪 拟 胜 游 。
- 注释
- 志乖:志向不合。
多感物:触景生情。
临眺:登高远望。
暑候:夏季的气候。
云:助词,无实义。
江声:江水的声音。
似:像。
秋:秋天,此处指秋意。
雪遥难辨木:远方的雪景使树木难以辨认。
村近:村庄近在咫尺。
好维舟:适合停泊船只。
莫恨:不要怨恨。
归朝晚:回朝廷晚了。
朝簪:古代官员上朝时所戴的冠饰,代指官职。
拟胜游:打算或期望有胜于游玩的经历。
- 翻译
- 心志不合,触景生情,登高远望更添忧愁。
虽是盛夏时令,江水之声却已有秋意。
远方雪景难以分辨树木,靠近村庄正好系舟停留。
不要怨恨回朝廷太晚,朝簪(代指官职)之旅将会更胜游玩。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雪景中的江山之美,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观察,抒发了自己的情感。开篇"志乖多感物,临眺更增愁"表达了诗人在面对壮丽景色时,内心的感慨与忧虑,这种情绪是由于对自然之美的深切体会而生的。
接着"暑候虽云夏,江声已似秋"写出了即便是在炎热的夏季,江水的声音也宛如秋日的萧瑟。这两句不仅描摹了景象,还暗示了一种超越时节感受的意境。
而后"雪遥难辨木,村近好维舟"则是对远处雪景与近处村落的描绘,其中“雪遥难辨木”表达了从远处看去,雪覆盖下的树木轮廓不清;"村近好维舟"则指出了在这样的季节里,更适宜乘船游览。
最后"莫恨归朝晚,朝簪拟胜游"是诗人对自己所体验到的美好时光的一种释然和期待。这里的“莫恨”表达了一种豁达的情怀,而“朝簪拟胜游”则是在暗示,即使是早晨简单的装饰,也不如此刻的游览之美。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雪景山川的描写,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丰富的情感世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闻西使到关
遥闻西域使,来献大明宫。
故事三苗比,官仪敌国同。
赐书深慰藉,锡命极优崇。
含垢应王度,怀柔尚古风。
苍生向来急,殊俗此时通。
冠盖长城北,边关绝幕东。
春秋大一统,吏事责三公。
何有长沙客,题诗恸哭中。
河曲游
邺下盛风流,河曲有名游。
应徐托后乘,车马践芳洲。
丰茸鸡树密,遥裔鹤烟稠。
日上疑高盖,云起类重楼。
金羁自沃若,兰棹成夷犹。
悬匏动清吹,采菱转艳讴。
还珂响金埒,归袂拂铜沟。
唯畏三春晚,勿言千载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