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拟古二首·其二》
《拟古二首·其二》全文
明 / 郑梴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孤斋悄无人,绛烛夜吐芒。

羽虫忽飞来,投火欲自戕

知为明所误,曷不务韬光

子封愿封留,淮阴喻弓藏

法戒昭然,昧者何茫茫

高山白石行当煮为粮。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白石(bái shí)的意思:指纯洁无暇、无瑕疵的石头。

法戒(fǎ jiè)的意思:法律的警告和戒备。

封留(fēng liú)的意思:指封存、保留。

高山(gāo shān)的意思:高大的山峰,喻指高度、水平、境界等方面达到极点。

弓藏(gōng cáng)的意思:指隐藏实力,暗中准备。

茫茫(máng máng)的意思:形容无边无际,没有边界或方向,迷茫无助的状态。

韬光(tāo guāng)的意思:韬光意指隐藏才能、避免显露自己的才华或实力。

无人(wú rén)的意思:没有人,没有人照料或管理的状态

行当(háng dɑng)的意思:行当是指职业、工作或行业。

羽虫(yǔ chóng)的意思:指小鸟或昆虫的幼体,比喻微不足道的人或事物。

昭然(zhāo rán)的意思:明显、显而易见

烛夜(zhú yè)的意思:在夜晚点燃蜡烛,继续工作或学习到很晚的意思。

自戕(zì qiāng)的意思:自我杀害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郑梴的《拟古二首(其二)》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哲理的画面。首句“孤斋悄无人”展现了夜晚书房的寂静,只有烛火在暗中闪烁,"绛烛夜吐芒"形象地刻画了烛光的红艳和明亮。接着,"羽虫忽飞来,投火欲自戕"写一只昆虫误入灯火,试图毁灭自己,暗示着无知或冲动可能导致自我毁灭。

诗人进一步借"知为明所误,曷不务韬光"表达对盲目追求光明的反思,认为明智之举应是隐藏锋芒,低调行事。"子封愿封留,淮阴喻弓藏"引用典故,比喻人应懂得适时退隐,如子产(子封)和韩信(淮阴侯)的故事,暗示韬光养晦的重要性。

最后两句"法戒既昭然,昧者何茫茫"强调了明确的法则和警示已经清晰可见,但对于那些不明智的人来说,仍然迷茫无知。结尾以"高山有白石,行当煮为粮"作结,寓意即使在困境中,也能化不利为资源,体现了坚韧与智慧。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通过自然景象和历史典故,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作者介绍

郑梴
朝代:明

猜你喜欢

复次前韵十二首·其十

水咽铜龙书漏沉,白华三复想遗音。

主恩难报惟深省,众口从严解烁金。

(0)

望夏屋山在代州东三十里

夏屋崔嵬四面开,攒青飞翠望中回。

何人当日操铜斗,曾向山中灭代来。

(0)

扇面山水二首·其一

秋水棹归船,风光兴杳然。

两人相对语,语到伏羲前。

(0)

劝忠祠落成在铜岭

禅林近有劝忠堂,路入铜冈草木香。

山色未能忘义气,水声犹似颂勤王。

千金谁种祇园树,三径新成烈士场。

从此东官添胜迹,山灵今始发幽光。

(0)

秋凉闻寇·其二

来鸿去燕各分飞,翠霭浮空白日微。

霜霰渐成欺葛屦,风尘终不到荷衣。

穷愁亦有江枫咏,高调谁传郢雪诗。

远愧俊游成老大,雁行时觉少参差。

(0)

梦草庵为余诗琼赋

书阁残吟掩楮帷,黑甜酣致兆多奇。

烟光染罽迷庄蝶,春思因风达谢池。

缥缈柔香偏淡处,悠扬嫩翠正深时。

家儿且莫䰙茶臼,待得醒来定有诗。

(0)
诗词分类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诗人
仓央嘉措 尤袤 黄任 瞿佑 陈廷敬 钱镠 姚燧 高骈 谭用之 崔道融 王庭筠 李瓒 顾非熊 包恢 羊士谔 陶望龄 崔颢 汪应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