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短更苍堪帽落,客多同调趁花忙。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帝乡(dì xiāng)的意思:指帝王的故乡,也可指非常美好的地方。
高阁(gāo gé)的意思:形容地位高,权力大,或者形容人远离尘嚣,生活清净。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佳节(jiā jié)的意思:指美好的节日或喜庆的日子。
建章(jiàn zhāng)的意思:建立章法,制定条例。
举觞(jǔ shāng)的意思:举起酒杯,祝福和庆祝。
明年(míng nián)的意思:明年指的是下一年,即即将到来的年份。
秋声(qiū shēng)的意思:指秋天的声音,比喻悲凉、寂寞的声音。
同调(tóng diào)的意思:指音调相同或和谐的声音。
游人(yóu rén)的意思:指旅游者、游客;也可指四处游荡、流浪的人。
重阳(chóng yáng)的意思:重阳指的是农历九月初九这一天,也称为重阳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重阳节是一个重要的节日,人们会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寓意祈求健康长寿。
茱萸(zhū yú)的意思:指坚贞不屈、永不改变的品质和态度。
紫气(zǐ qì)的意思:形容吉祥、光明的气象出现。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诗人唐伯元在重阳佳节与友人一同登临显灵宫阁的场景。诗中通过“高阁崚层俯建章”一句,展现了登高远眺的壮丽景象,仿佛置身于京城的中心,俯瞰整个城市。接着,“况逢佳节又重阳”点出了时令背景,重阳节的氛围增添了诗的意境。
“秋声不入游人耳,紫气浮来满帝乡”两句,运用对比手法,一方面强调了秋日的宁静,另一方面则描绘了紫气弥漫京城的祥瑞之象,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庄重的氛围。接下来,“发短更苍堪帽落,客多同调趁花忙”则细腻地刻画了人物形象和活动场景,通过“发短更苍”表现了诗人年长的形象特点,而“客多同调趁花忙”则生动地描绘了众人欢聚、赏花游玩的情景,体现了节日的热闹与欢乐。
最后,“明年此会知何处,遍插茱萸遍举觞”表达了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与对相聚时光的珍惜之情。诗人预想来年的聚会可能无法如愿,因此在当下尽情享受,插茱萸、举酒杯,寄托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登高望远为背景,融合了自然景观、节日气氛和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友情的深厚情感,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具有浓厚的文学韵味。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