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明妃曲二首(其二)》由明代诗人欧必元所作,通过对历史人物王昭君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事件的深刻反思与感慨。
首句“汉家曾壮羽林威”,开篇即以“羽林”二字,点出王昭君所处时代的雄壮军威,暗示了汉朝的强大与辉煌。然而,紧接着的“何事和戎妾不归”一句,却将笔锋一转,提出了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为何在汉朝与匈奴和亲的背景下,作为和亲对象的王昭君未能顺利返回故土?这一反问,不仅揭示了历史的复杂性,也暗含了对和亲政策的质疑。
“纵使妾颜犹易得,先朝谁解白登围。”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第一句“妾颜犹易得”表面上是对王昭君美貌的赞美,实则隐含着对和亲政策下牺牲女性尊严与自由的批判。第二句“先朝谁解白登围”,则通过引用历史上汉高祖刘邦被匈奴围困于白登山的典故,表达了对和亲政策未能有效解决边疆危机的无奈与讽刺。这里的“先朝”既指过去,也暗指当朝,强调了历史的教训并未得到充分吸取。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历史事件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王昭君命运的同情与对和亲政策的深刻反思,体现了诗人深厚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次韵寄钱伸仲
简秀叹真长,韶润思阮裕。
眼中人物衰,政尔用金注。
吴产尚父孙,思脱尘中屦。
嗜学颇惊奇,于我实肺腑。
高材堪遗补,伐冰非所慕。
时于鼓吹间,自得鸣鹄句。
妙语随霜飙,识我丘园路。
赏音吾敢辞,当传太冲赋。
发故箧获端石蟾蜍研形模极小盖予幼小时几案间物对之肃然如与故人相遇感而赋诗
谁从浴日渊,得此赪虬卵。
雕镌劳哲匠,皤腹目仍睅。
良非铜雀渴,颇觉凤咮短。
忆昔少年日,濡毫辄涂窜。
苍苔时觅句,赋雪起为乱。
麟经析凡例,羲易明象彖。
冉冉桑榆交,忽忽颜鬓换。
发囊逢故人,清梦聊为唤。
李膺交北海,中郎识元叹。
当时临所遇,与我意俱满。
翻思辞学官,啖月复不浅。
起予刚直胸,往往期并案。
愿同恋栈马,作我郊园伴。
新诗真类俳,破睡资一粲。
送敦诗游临川
吕郎客秦淮,诗思翻秋涛。
徐郎憩灊峰,句压天柱高。
相此两公子,信是千人豪。
叔也往从之,似欲诉不遭。
探囊得长句,如取绥山桃。
疗饥非蒸砂,禦寒必绨袍。
一簪未著身,所得不补劳。
复为饥所驱,未许学卧陶。
穷军敌孤客,如在皋兰鏖。
几成刘文叔,须发变二毛。
支筇蹑草鞋,进退似桔槔。
引领长江西,沙头唤鱼舠。
金溪有谢侯,胸多略与韬。
天资类文靖,貌实中郎曹。
叔也往从之,攻愁解鞬櫜。
毋轻歌骊驹,不复吟畔牢。
待公稛载归,为我携蒲萄。
来赏傲霜菊,一尊浇老饕。
奉赠归宗才首座
五着匡山屐,三息紫霄阴。
龚闻耶舍塔,势吞天姥岑。
俯窥雕鹗背,上聆钟梵音。
未航萧梁苇,峻风先少林。
灵骨化大璐,钜名偕南金。
松门欲牵叶,苦雨每见临。
才公三衢秀,古貌又古心。
老胡即渠是,宴坐藏幽深。
何用登紫霄,自足披烦襟。
我过避秦客,茗碗来相寻。
真成虎溪笑,稍宽梁甫吟。
衲子叹雌伏,道师非陆沉。
世多石窟病,须下鼓山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