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游滁山二十咏·其十八薄暮至蟠龙山绝顶漫望》
《游滁山二十咏·其十八薄暮至蟠龙山绝顶漫望》全文
明 / 郭之奇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龙见首百峰收,神物依人出旷搜。

日落春风鳞甲动,云归夜壑爪牙浮。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春风(chūn fēng)的意思:形容人在顺利、得意的时候的心情愉快。

鳞甲(lín jiá)的意思:形容事物密集、连续或严密。

龙见(lóng xiàn)的意思:指人们长久不见面,再次相聚时,彼此之间的亲密感仍然存在。

蟠龙(pán lóng)的意思:形容事物盘绕曲折,如龙蟠。

日落(rì luò)的意思:日落,太阳从地平线下降,天色渐暗的现象。这个成语常用来比喻事物或人的衰落、结束或消亡。

神物(shén wù)的意思:指神奇的物品或者具有非凡能力的物品。

夜壑(yè hè)的意思:夜壑指的是黑夜中的深沟,比喻困难险阻的境地。

依人(yī rén)的意思:指一个人完全依赖另一个人,缺乏独立自主的能力。

云归(yún guī)的意思:指云雾逐渐散去或消失。

爪牙(zhǎo yá)的意思:指为他人做坏事或者违法行为的帮凶或手下。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郭之奇的《游滁山二十咏(其十八)薄暮至蟠龙山绝顶漫望》描绘了一幅壮观而神秘的画面。首句“蟠龙见首百峰收”形象地展现了山势如龙首高昂,周围的群峰仿佛被其吸引而聚拢,形成一种威严而壮丽的景象。"神物依人出旷搜"则暗含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与探索,暗示着蟠龙山的神奇魅力吸引着他的目光。

接下来两句“日落春风鳞甲动,云归夜壑爪牙浮”,进一步描绘了傍晚时分的动态变化。夕阳西下,春风轻拂,似乎使得山峦的轮廓如同巨龙的鳞片在微风中轻轻颤动;夜晚降临,云雾缭绕,如同龙的爪牙隐没于山谷之间,增添了神秘和深邃的气氛。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笔触,展现出蟠龙山的雄伟气势和自然之美,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深深赞叹和探索精神。

作者介绍
郭之奇

郭之奇
朝代:明   字:仲常   号:菽子   籍贯: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   生辰:1607年-1662年

郭之奇(1607年-1662年),字仲常,号菽子,又号正夫、玉溪。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人。为南明大臣,历任南明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相当宰相)兼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率军转战闽粤滇黔抗清,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在广西桂林为清将韦永福所俘,翌年殉国。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谥忠节。
猜你喜欢

五色牡丹

五色名皆具,千金价不赊。

相看真似锦,比美更无花。

瑞凤衔天诏,祥云夹日华。

沉香亭久废,变态更谁家。

(0)

甲寅春日江村即事三十首·其四

沙明水碧映郊墟,地近先人墓下庐。

涧冷露蘋香易荐,林喧风木恨难除。

泣残乌鸟山原静,卧去麒鳞石藓疏。

野奠岁时经伏腊,村中来往有柴车。

(0)

归田趣·其一春牧

霜鬓萧萧,皇恩重、赐归田里。

郊郭外、草亭四面,青山绿水。

好鸟好花春似昔,同时同辈人无几。

一布袍、棕帽任消摇,东风里。芳草岸,平如砥。

垂杨径,清如洗。散牧处、冉冉晴霞飞绮。

江色比于怀抱净,都无一点閒尘滓。

更小儿、牛背有书声,清人耳。

(0)

招魂

白云无声山魈啼,桃花落地老鹰饥。

苏台古冢夜凄凄,霜根石眼哭莎鸡。

死字犹传梦里人,彭祖巫咸依旧春。

海波不涸天不远,杜鹃枝上魂当返。

(0)

过吴门怀旧

香残带缓不胜愁,又见萧条一片秋。

身到故乡翻是客,心随明月许同舟。

数声新雁凌江下,几点寒鸦逐水流。

遮莫生平多少恨,閒吟欹枕更悠悠。

(0)

万历宫词·其四

兰芷萧条白露凝,夜深台殿起秋声。

君恩何处中天月,一片清光处处明。

(0)
诗词分类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诗人
蔡邕 陈东 褚遂良 孔尚任 赵恒 王胄 于武陵 刘锜 方苞 班固 刘仙伦 顾恺之 王易简 李邕 欧阳询 陶弘景 宋玉 滕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