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释今无所作的《詔金其相二首(其二)》。诗中运用了禅宗的比喻手法,以“本来面目”象征内心的真我,强调了直接体验和领悟的重要性,反对通过言语或教条来寻求真理。诗人指出,言语和指南可能会误导人,真正的理解需要回归内心,如同回到城市边缘,才能真正感受到秋天的沉醉与沉浸。
“本来面目不须参”,意味着无需通过繁琐的思考或外在的修行来寻找自我,真正的自我就在心中,是自然流露的状态。“有语詶君错指南”,则批评了依赖言语指导和教条思想的错误方式,暗示直接体验和内在觉知更为重要。“归去城边如踏着,始知秋色已沉酣”,最后两句描绘了一幅回归自然、深入体验的画面,通过亲身感受,人们才能真正领略到秋天的深邃与美好。整首诗富有哲理,引导读者反思自我与世界的联系,追求更深层次的内心体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莺啼序.三海观荷,和梦窗荷韵
铅红夜倾露掌,泻银潢暗水。
妒仙影、太液芙蓉,丽词休诵花蕊。
映夕殿、当歌旋折,宫衣半卷余霞坠。
伫归魂、环佩天风,动我遐思。
箫鼓横汾,置酒痛饮,吊秋风帝子。
纵灰冷、犹忆昆明,泛槎人远莫至。
怕牵愁、机丝月夜,已残劫、华鬘弹指。
怪深丛,眠定鸳鸯,未谙凉意。
哀蝉怨叶,恨井沈瓶,系九霄寤寐。
西望阻、璧台不见,穆满何往,骏足迟回,报君无泪。
真妃举袂,凌波微步,听风听水霓裳舞,奈璇宫、路钥蘅芜悴。
愁鱼易泣,冰肌玉骨都销,万妆镜迷空里。
房擎粉滴,盖湿盘欹,霣老红旧翠。
漫省记、湘皋捐玦,断浦分云,冷麝潜熏,瘦蛟慵起。
石华揽袖,笼香吹鬓,留仙裙底歌送远,抚当时、阑槛今孤倚。
惊心菊秀兰衰,更续秋词,恨题凤纸。
《莺啼序.三海观荷,和梦窗荷韵》【清·周岸登】铅红夜倾露掌,泻银潢暗水。妒仙影、太液芙蓉,丽词休诵花蕊。映夕殿、当歌旋折,宫衣半卷余霞坠。伫归魂、环佩天风,动我遐思。箫鼓横汾,置酒痛饮,吊秋风帝子。纵灰冷、犹忆昆明,泛槎人远莫至。怕牵愁、机丝月夜,已残劫、华鬘弹指。怪深丛,眠定鸳鸯,未谙凉意。哀蝉怨叶,恨井沈瓶,系九霄寤寐。西望阻、璧台不见,穆满何往,骏足迟回,报君无泪。真妃举袂,凌波微步,听风听水霓裳舞,奈璇宫、路钥蘅芜悴。愁鱼易泣,冰肌玉骨都销,万妆镜迷空里。房擎粉滴,盖湿盘欹,霣老红旧翠。漫省记、湘皋捐玦,断浦分云,冷麝潜熏,瘦蛟慵起。石华揽袖,笼香吹鬓,留仙裙底歌送远,抚当时、阑槛今孤倚。惊心菊秀兰衰,更续秋词,恨题凤纸。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31967c704fc2fb48198.html
霓裳中序第一·其二长昼西园行散
闲行柳影下。上有金衣飞去也。约略将身入画。
衬软碧苔茵,淡红薇架。梁阴燕话。
啄粉泥、琴雁轻打。闲庭院、更无人伴,坐看子昂马。
长夏。岳云吟罢。想玉井、冰莲淡冶。
疏帘清簟过雨,且暗挹梅津,慢分茶銙。
身非桓子野。了不为、清歌泪洒。
北窗畔、试弹铁凤,一任赏音寡。
金缕曲·其十
重认斜阳迹。绕东风、如人意处,倩红曲折。
半露玉钗衫袖影,半隐双鸳小屧。
天生就、扶持花月。
双髻吹笙风露下,拭香尘、汝代红牙拍。
纤纤玉,最亲切。垂杨低扫花如雪。
算年年、销魂成例,沈香亭北。
宛转情肠全似我,一任黏萤坐蝶。
莫孤负、春阴时节。
金粉楼台谁界画,与罗衣、卐字无分别。
携彩伴,并肩立。
洞仙歌·其四
诗魂何似,似玉垆香穗,妙得非烟似烟意。
任拈花女手,叠作鲛绡,也当汝,贝叶莲华一类。
青编应恋汝,汝恋青编,似在鸳鸯锦衾里。
玳瑁箧中眠,遍体文章,应不减、凤皇都丽。
把张果白驴借卿骑,看跃出、巾箱回想天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