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随秣陵信,欲及蔡州坛。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肯(bù kěn)的意思:不愿意,不肯接受或执行某种要求或建议。
春山(chūn shān)的意思:春天的山景,形容景色美丽、宜人。
次第(cì dì)的意思:表示按照一定的顺序或次序进行,一个接一个地进行。
归来(guī lái)的意思:返回原处或归还原处。
后心(hòu xīn)的意思:指事后的悔恨和自责之心。
木兰(mù lán)的意思:指女子扮男装或女子代替男子去从军的事情。
胜衣(shèng yī)的意思:比喻外表华丽而内里贫乏。
野寺(yě sì)的意思:指没有经过修缮、管理的庙宇或寺院。
衣被(yì pī)的意思:衣物和被子,指衣食住行的基本生活需求。
章甫(zhāng fǔ)的意思:指人的仪表端庄、举止得体。
- 注释
- 不肯:不愿意。
资章甫:借助华美的服饰以增姿彩,这里比喻追求名利。
胜衣:衣着得体,此处指简朴的衣服。
被木兰:穿着木兰之衣,象征着高洁与朴素。
今随:现在跟随。
秣陵:地名,这里泛指南方地区。
信:书信,也引申为信息、消息。
欲及:希望赶上。
蔡州坛:蔡州的祭坛,代指某个重要的宗教或文化活动场所。
野寺:荒郊野外的寺庙。
钟声:寺庙的钟声,常用来描绘宁静或深远的意境。
春山:春天的山,充满生机但同时也有寒意。
戒足寒:僧侣赤脚行走于春山之中感到的寒冷,也暗示修行的艰苦。
归来:返回,指修行完毕或旅行结束后。
次第:依次,按部就班。
学:学习,修行。
后心难:后续的修行或理解更加困难。
- 翻译
- 他不愿凭借华美服饰彰显身份,宁愿穿着简朴的木兰之衣。
如今随着秣陵的书信而来,希望能及时到达蔡州的祭坛。
荒野寺庙的钟声悠远回荡,春日山中戒行僧鞋下透着寒意。
归来后按部就班地学习修行,应会发现后续的境界更加难以企及。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皎然的作品,名为《送至洪沙弥赴上元受戒》。诗中充满了对佛法修行者的赞美和对朋友离别时的不舍之情。
"不肯资章甫,胜衣被木兰。"
这两句描绘了一位出家人对世俗生活的放弃,以及他对精神追求所穿戴的胜衣和自然界的融合,用“木兰”象征着清净、高洁的心灵。
"今随秣陵信,欲及蔡州坛。"
诗人表达了朋友将远行至秣陵(今南京附近)并抵达蔡州(今湖北宜昌)的寺院去受戒的决心,这里体现了佛教修行者的坚定信仰和追求。
"野寺钟声远,春山戒足寒。"
这两句描写了远离尘世的寺庙中的静谧景象,以及春日山中清凉的气候,反映出一种超脱红尘、专注于精神修养的情境。
"归来次第学,应见后心难。"
诗人表达了对朋友归来的期待和学习其所受戒规的愿望,同时也流露出了一种离别后的思念之情,暗示着对朋友的深厚情谊和对其精神成就的赞赏。
整首诗通过优美的自然景象和对佛法修行者的赞颂,表现了诗人对朋友追求真理、超脱世俗的理解与支持,同时也流露出了离别之际的情感波动。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八犯玉交枝.厦门南普陀观潮,用仇山村招宝山观月上韵
嘘蜃云高,沐螺烟湿,画出绿瀛苍屿。
空际涛飞松万壑,半杂蝉声铃语。谁撑鳌柱。
海客争说蓬莱,天青潮白生寒雾。
如见驷虬骖凤,群真无数。
遥望隔海烟峦,瑶宫琪树。神山知在何处。
漫回首、朝元仙步。淼凝睇、吴城龙女。
奈风急、冰夷乱舞。洞庭张乐愁归去。
怕醉倒钧天,鱼龙喷薄惊秋雨。
甘州.露台晚眺
倚丛台四望,渺苍烟、寥天挂琼钩。
指霞绡揭处,金凫飞舞,迢递镫楼。
一派瑶空,凤吹风峭夜珠愁。
疑有仙车过,隐见青虬。
暗惜吴霜鬓短,向烟波捎眼,身世轻鸥。
怨云峰幻影,残画黯沧洲。
尽安排、孤欢閒醉,怕春风、不为酒人留。
销凝意、倩红儿唱,恨咽箜篌。
荔支香近.皋桥夜集,送瞻园
冻霭官桥镫飐,双画舮。
透幕摵摵西风,吹暝凌波路。
天东一点凉蟾,导客窥朱户。
歌罢,婀娜轻筝雁犹语。游味浅,漫拍遍河梁句。
岁晚江空,赢得倦鸿成侣。
红烛楼心,酒醒天涯断肠否。梦委行云一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