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潘氏红芳馆联》
《潘氏红芳馆联》全文
清 / 李文田   形式: 对联

新诗不厌百回读;灵境何如六月寒。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厌(bù yàn)的意思:不感到厌烦,不厌倦。

何如(hé rú)的意思:如何,怎样

灵境(líng jìng)的意思:指人的思维境界高超,超凡脱俗,具有超凡的智慧和才能。

六月(liù yuè)的意思:形容天气异常寒冷,与季节不符。

新诗(xīn shī)的意思:指创作于近代的诗歌形式,与古代诗歌形式相对。

鉴赏

这首诗巧妙地运用了对比与象征的手法,将“新诗”与“灵境”置于“六月寒”的独特情境中,营造出一种超脱现实、引人深思的艺术氛围。

“新诗不厌百回读”,这句话首先点明了对诗歌的热爱与欣赏。这里的“新诗”不仅指新鲜出炉的诗歌作品,更蕴含着对艺术创新的追求和对经典作品反复品味的热爱。诗人认为,无论多么新颖或经典的诗歌,都不应止步于初次阅读,而应多次回味,每一次阅读都能发现新的韵味和深层含义,从而达到心灵的共鸣与升华。

紧接着,“灵境何如六月寒”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体验。这里的“灵境”可以理解为精神的栖息地或是艺术的至高境界。在炎热的六月,诗人却以“寒”来形容这一灵境,这不仅是对环境的描述,更是对心境的暗示。在酷热的夏季,能有一片清凉之地,不仅给人身体上的慰藉,更能在精神上寻求到一种超越世俗的宁静与超脱。通过这样的对比,诗人表达了对艺术之美、精神之美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在现实与理想之间的不懈探索。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富有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于艺术与生活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美好事物永恒追求的精神风貌。

作者介绍
李文田

李文田
朝代:清

李文田(1834-1895)字畲光、仲约,号芍农、若农,广东顺德均安上村人。勤于治学,是清代著名的蒙古史专家和碑学名家。1874年乞归故里,主讲广州凤山、应元书院,在广州筑泰华楼,藏书甚富,收藏有秦《泰山石刻》宋拓本及汉《华岳庙碑断本》宋拓本。1885年回京复职。1894年甲午战争,任京师团防大臣。1895年病逝于京城,谥号文诚。著有《元秘史注》、《元史地名考》、《西游录注》、《塞北路程考》、《和林金石录》、《双溪醉隐集笺》等。工书善画。慈禧太后作画,常命探花李文田、状元徐郙和陆润庠、进士陆宝忠为之题志。
猜你喜欢

五渠晚渡

野潦浮平楚,扁舟续马蹄。扬舲风渐?,落日望全迷。

林暝渔灯出,天空雁阵低。

叩舷归意懒,清兴属幽栖。

(0)

雁山峰洞峦壑之胜水石之奇云物之美多在灵岩予往临眺述景散怀

纡辔试委涂,回策亦寻壑。

过涧厉潺湲,攀厓淩峭㟧。

步滑苔已沉,手援葛犹弱。

磴竟造幽禅,山平临化阁。

列峰非一奇,芳林纷沃若。

空水望如烟,绝岩惊欲落。

深洞海冥冥,层城天漠漠。

云物倏然改,霞气时间作。

景与玄阆并,迹乃灵仙托。

将乘琴高鲤,或驭王乔鹤。

(0)

子夜四时歌

红闺沃冶颜,与春相骀荡。

山林多奇采,明朝船好放。

三伏无盛妆,香巾拭玉面。

乘凉见明月,似郎合欢扇。

清露凝如玉,明月皎如烛。

何处来妙香,吴姬解袿襡。

暖屋红地垆,四角辟邪香。

纤手不知冷,剪綵斗新妆。

(0)

结交篇

种树不成阴,不如爨下薪。

结交不得力,不如行路人。

路傍共休息,欲去还逡巡。

奈何转盻间,不念平生亲。

平居接杯酒,自谓雷与陈。

一朝事相涉,化为越与秦。

缓急固时有,所贵相怜振。

安用空绸缪,愧彼伐木声。

(0)

游石壁有呈二首·其二

绝壁秋容胜,荒坛冷气清。

野僧留客饮,山鸟背人鸣。

已极登临兴,无穷今古情。

浩歌一樽酒,四海共升平。

(0)

湘湖在萧山县北二里山绝顶有荒城杞槚满道故垒隐隐山脚名排马人言吴胜越拘句践于此是日与陈见吾同游

陈侯慷慨还风流,携我湘湖登綵舟。

湘湖去县十二里,琉璃万顷苍波浮。

来商去贾不复识,清风白日閒飞鸥。

主人桂楫相为开,萍牵芰涩何徘徊。

须臾山旷湖风发,船头喷浪声如雷。

酒酣日落凫鹥乱,振衣倚棹登荒台。

荒台绝顶临平野,血崖骨垒森杞槚。

人言夫差败越王,孤军困此如飘瓦。

吴军满地喧貔貅,至今山脚名排马。

闻言惨淡不欲留,天风飒飒吹梧楸。

古来英雄竞閒气,片言不合成深雠。

转盻千年仅昨日,败军胜将同荒丘。

陈侯陈侯归去来,登舟长啸且衔杯。

古人吊古还成古,今人不哀后复哀。

眼前功名亦吴越,吴越于我何有哉,陈侯陈侯归去来。

(0)
诗词分类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诗人
徐琰 顾可久 苏伯玉妻 邯郸淳 苏蕙 陈璧 缪彤 宇文融 贾黄中 蒋恭棐 黄虞稷 梁克家 陈居仁 王自中 崔莺莺 林升 张祎 杨虞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