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8日(农历三月廿一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池亭小酌得和字》
《池亭小酌得和字》全文
宋 / 李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客思都无著,临池一醉歌。

唤春呈物象,移性入天和

月影荆玉波纹蜀罗

相看仙骨俗态无多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波纹(bō wén)的意思:指水面上形成的波浪纹理,也比喻事物发展的连续变化。

都无(dōu wú)的意思:表示没有一点儿,毫无。

荆玉(jīng yù)的意思:形容人的品德高尚,才华出众。

客思(kè sī)的意思:思念远方的人或事物。

临池(lín chí)的意思:指站在池边观看,比喻学习或参悟书法、绘画等艺术时的心境。

蜀罗(shǔ luó)的意思:指有才华、有智慧的人。

俗态(sú tài)的意思:指人的言行举止低俗、庸俗,缺乏修养和教养。

天和(tiān hé)的意思:指天地之间和谐相处,形容世界太平、人民安乐。

物象(wù xiàng)的意思:

(1).外界事物。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耽虚好静,羡此永生,独驰思於天云之际,无物象而能倾。”
(2).物体的形象;事物的现象。 晋 王谧 《答桓太尉难》:“良以冥本幽絶,非物象之所举;运通理妙,岂粗迹之能酬?”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洛水》:“北歷 覆釜堆 东,盖以物象受名矣。”《文献通考·经籍九》:“ 汉 魏 间人所为文,名有‘连珠’者,其联贯物象以达己意。” 清 刘大櫆 《<张秋浯诗集>序》:“乃縈情於歌咏,寄志乎风骚,比拟辞华,雕鏤物象。” 叶圣陶 《隔膜·阿菊》:“他的视官不能应接这许多活动不息的物象。”
(3).文艺作品所创造的典型形象。 郭沫若 《就目前创作中的几个问题答<人文>编者问》:“像 鲁迅 笔下的 阿Q 就是‘生活中由可憎亦复可怜的偏狭观念所造成的卑鄙可耻的物象’的集大成,但 鲁迅 的主旨是叫我们必须加以毁灭。”
(4).景物,风景。 唐 杜牧 《题吴兴消暑楼十二韵》:“晴日登攀好,危楼物象饶。” 宋 梅尧臣 《依韵和晏相公》:“一为清 潁 行,物象颇所览。” 清 陈恭尹 《早发新塘浦舟中作》诗:“物象交晦明,峯云屡开闔。”
(5).物候现象。《人民日报》1959.11.9:“号召全台总动员,人人献农谚,人人观天象、看物象,人人参加整理资料,人人做预报。”

无多(wú duō)的意思:没有多余的,没有剩余的

仙骨(xiān gǔ)的意思:形容人的气质高雅,举止端庄。

相看(xiāng kàn)的意思:互相注视,互相看着对方。

月影(yuè yǐng)的意思:指月光下的影子,比喻不真实、虚幻的事物。

注释
客思:游子的心情。
著:寄托。
临池:池塘边。
唤春:呼唤春天。
物象:万物景象。
移性:融入性情。
天和:天地和谐。
月影:月光。
荆玉:比喻明亮的月光。
波纹:水面波纹。
蜀罗:蜀地的精细织物。
仙骨:仙人般的风骨。
俗态:世俗的姿态。
翻译
游子的心思全然没有寄托,对着池塘边饮酒唱歌。
呼唤春天来展示万物景象,将自己的性情融入天地和谐之中。
月光如破碎的荆玉洒在水面,波纹如同蜀地的细密织锦。
相互凝视,仿佛都有仙人的风骨,世俗的姿态已经减少了很多。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觏的作品,名为《池亭小酌得和字》。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描绘春日游宴之乐的诗。

"客思都无著,临池一醉歌。"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春天的池塘边饮酒作乐,没有外界干扰的闲适心境。"客思"指的是游子或旅人的思绪,而"都无著"则意味着这些思绪没有寄托,随风而逝。"临池一醉歌"描绘了诗人在池塘边饮酒至醉,高声歌唱的景象。

"唤春呈物象,移性入天和。"

这里的"唤春"是呼唤春天到来的意思,而"呈物象"则指自然界万物复苏,展示出生机勃勃的样子。"移性入天和"表达了诗人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大自然的和谐之中,达到一种精神上的自由和解脱。

"月影碎荆玉,波纹纬蜀罗。"

这两句用美丽的意象描绘夜晚池塘边的景色。"月影碎荆玉"可能是指月光透过水面,投射在池底或岸边,如同散落的玉石一样清澈明净。"波纹纬蜀罗"则形容水面的微波如织网一般,给人以细腻丰富的感觉。

"相看尽仙骨,俗态巳无多。"

最后两句诗人与友人相视,感受到了彼此超脱尘世,如同仙人般的高洁气质。"俗态巳无多"意味着在这种自然之中,世俗的烦恼和形态已经不复存在,只剩下了少许的遗痕。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游宴景色的描绘,以及诗人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宋代文人淡泊明志、追求超凡脱俗的生活态度。

作者介绍
李觏

李觏
朝代:宋   字:泰伯   号:盱江先生   籍贯:来学者常数十百   生辰:1009—1059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 “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猜你喜欢

和程使君劳农仙云山拜扬子云像蒋丞相坟

使君文采郁卿云,声利场中三沐薰。

茧纸昼閒临晋帖,鱼膏夜永课皇坟。

劭农恳恻车频驻,吊古凄凉酒易醺。

笑我坐窗甘独冷,吟情强半被愁分。

(0)

沙津连日风雨阻行舟发即晴寄李成之

江陵五日恶风雨,知我欲行舒小晴。

渺渺云沙连恨远,冥冥烟树唤愁生。

上牢下牢险入梦,东瀼西瀼诗有声。

同是天涯更分手,销魂风月与谁平。

(0)

行黑水谷三十里以耳目闻见有赋

自过三泉境,纡回谷道中。

居民虽渐复,生理顿成空。

败屋翳蒿径,颓墙荒棘丛。

稻田多宿莽,麦陇间铺茸。

耕织岂当废,伤残甘忍穷。

遑怜已死骨,使得掩幽宫。

梨粉偏饶白,桃腮也自红。

羁游愁满眼,感愤气填胸。

家计艰营葺,人谋有异同。

熟为根本虑,无使浪施功。

(0)

挽永康守成寺簿同年二首·其一

模楷亲前哲,丰姿自轶群。

回翔垂白发,凌厉即青云。

幕府列功簿,诗书清塞氛。

宝仙催命驾,拱木漫新坟。

(0)

成都萧寺度腊即事示彦威侄二首·其二

掣电光阴不可追,回头四十九年非。

万缘勘破姑随顺,至道精探识指归。

感慨未能忘世虑,因循深恐误时机。

寒窗细话经纶策,来岁昕廷为发挥。

(0)

山中戏云端子

追路归山后,开关唤客眠。

那知言在耳,已作醉逃禅。

急雪浓筛瓦,中宵冷透毡。

清愁分不尽,惜别意凄然。

(0)
诗词分类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诗人
郑道传 辛替否 薛克构 李赞华 陈省华 曹粹中 陈瑄 许尧佐 林披 徐琦 查文徽 毛泽东 鲁迅 杜秋娘 周恩来 钱钟书 老舍 顾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