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鳌山(áo shān)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高大、雄伟。
凤笙(fèng shēng)的意思:指中华民族传统音乐器乐中的一种竹笛,也用于比喻音乐美妙悠扬或者形容声音高亢激昂。
高结(gāo jié)的意思:指人的品德高尚,为人正直,言行一致。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漏尽(lòu jìn)的意思:指事情没有完全做到或者没有尽如人意。
明间(míng jiān)的意思:指明确的时间或地点。
袅袅(niǎo niǎo)的意思:形容烟雾、香气等轻柔、缭绕的样子。
松棚(sōng péng)的意思:指悬挂在屋檐下的竹子或木条,用来晾晒谷物等物品。
铜龙(tóng lóng)的意思:指金属龙形物品,也比喻宏伟壮丽的建筑或雄伟的景象。
月明(yuè míng)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照耀的夜晚。
紫骝(zǐ liú)的意思:形容人的品质高尚,才华出众。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庙宇中举行祭祀活动的场景,充满了神秘与祥和的氛围。
首句“紫骝嘶向月明间”,以“紫骝”(紫色的马)嘶鸣于明亮的月光之下开篇,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庄重的气氛。接着,“漏尽铜龙尚未还”一句,通过“铜龙”这一古代计时器的意象,暗示时间的流逝,同时也强调了仪式的持续进行,直到深夜仍未结束。
“何处凤笙声袅袅”一句,将视线转向了音乐的来源,仿佛在遥远的地方传来悠扬的凤笙之声,增添了一抹神秘色彩。最后,“松棚高结舞鳌山”描绘了庙宇内搭建的松木棚架上,舞动着鳌山(传说中的海中神兽),这不仅象征着祭祀活动的高潮,也寓意着吉祥与繁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古代庙会祭祀活动的庄严与神秘,以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祈愿。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和粹伯七夕韵
常时泪雨久涟洳,准拟晴窗叫勃姑。
报答月华思善画,便和风露入新图。
送裘父侄还乡二首
尘外情怀得自由,便推琴鹤上归舟。
露寒月白关心夜,山瘦江清满意秋。
却背京城无眷恋,去寻古迹有迟留。
奚奴莫厌诗囊满,重纪山川烂漫游。
次韵翁士秀见赠二首
兴来蹑履便追随,共约乘风汗漫期。
述作正须陶令手,利名不上紫芝眉。
名高似斗谁能挹,量大如渊不可窥。
老去故交今绝少,高情倾盖乐新知。
天叔武示和人雪诗次韵二首
天上琼花次第垂,且教微霰向尘飞。
玉糅重见娇飞燕,鹤舞初疑老令威。
农事预知三径乐,钓舟遥忆五湖归。
梦回陡觉衾裯薄,应是迷空一尺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