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急水(jí shuǐ)的意思:急水指的是湍急的水流,也引申为危险、困难的境地或局面。
井邑(jǐng yì)的意思:井邑指井和邑都是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比喻社会的基本组织和生活的必需品。
落落(luò luò)的意思:形容人的风度和气质高雅、自信从容。
民物(mín wù)的意思:指人民和物质,即人和物。
滔滔(tāo tāo)的意思:形容水势浩大、声势磅礴,也用来形容言辞或文章的气势磅礴、连绵不绝。
晚晴(wǎn qíng)的意思:晚上天气晴朗,指事情或局势在最后时刻发生好转。
西北(xī běi)的意思:指方向为西北,也用来形容坚定不移的意志和勇敢向前的精神。
行人(xíng rén)的意思:指行走的人,泛指路人、过路人。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定陶县的荒凉景象,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观和历史遗迹的对比,展现了战争或变迁带来的深刻影响。
首句“滔滔急水来西北”,以“滔滔”形容水流之汹涌,以“急”字强调水流速度之快,而“西北”则暗示了方向,可能指向某个特定的历史事件或战争的发生地。这句诗营造了一种紧张、动态的氛围,预示着接下来将展现的场景是充满动荡与变化的。
次句“落落饥鸢噪晚晴”,“落落”形容鸢(老鹰)的数量稀少,暗示了环境的荒凉;“饥”字则直接点明了动物因食物短缺而饥饿的状态,进一步强化了环境的艰苦。同时,“噪”字生动地描绘了老鹰在晚晴时分的鸣叫,既表现了它们的生存状态,也暗示了环境的寂静与荒凉。这一句通过自然界的反应,间接展示了人类活动减少后的荒凉景象。
第三句“井邑已荒民物尽”,“井邑”指的是城镇或村落,这里指定了陶县的现状——已经荒废,人烟稀少。“民物尽”则直接表达了人口的大量减少,甚至可以说已经没有了生活的基本元素,如人、动物等,形象地描绘出一个几乎被遗忘的废墟景象。
最后一句“行人犹辩定陶城”,“行人”指的是过往的旅人或访客,这里的“犹辩”意为还能辨认,但“定陶城”却依然存在,却不再有人居住,形成鲜明的对比。这句话不仅强调了定陶县的荒凉,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让人感受到一种深深的哀愁和对过去的怀念。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历史遗迹的对比,深刻地反映了战争或变迁给社会带来的巨大破坏和深远影响,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繁荣景象的怀念以及对当前荒凉景象的感慨。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南归诗十九首·其一不寐
天道有昼夜,动息两不争。
喜昼而悲夜,无乃非人情。
嗟余婴此患,何以处死生。
衾裯既已温,筦簟有馀清。
人皆乐睡乡,胡我独惺惺。
自从出门来,十卧九不宁。
夜则摇其精,昼复劳其形。
常恐大命至,奄忽道无成。
公卿是何物,性命乃可轻。
学道三十年,此心犹未安。
辗转一夕间,扰扰千万端。
病以爱为本,忧怖乃相干。
物生每徇性,夙习不可刊。
顺或忘其源,逆则撄其湍。
心迹既以违,调伏良亦难。
逝将放吾意,俯仰得所欢。
真际未可期,庶以澄内观。
屠长卿过访有所投赠次韵答之
南山逢纬真,翛然见仙骨。
羡此龙鹤姿,相携入玄室。
至言了不烦,大无是何物。
众人祗天刑,尔独解其桎。
三壬抱日明,六翩抟风疾。
岂必伊竺乾,羽衣不须脱。
三氏徒纷纭,端如狡兔窟。
长汀负鸿包,十袭何密密。
逆行迷汗漫,独往寡俦匹。
误为郑圃游,商风转飗飘。
闲窥小白华,中衣生海日。
校书空然藜,晞发不施栉。
偶发同心言,忽已交臂失。
将无随通明,鄮仙礼文佛。
蓬莱亦化城,在在阇耆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