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疑梦为鸟,谁谓子非鱼。
岸树绿已合,渚蒲长且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泛舟于山水之间,沉浸于自然美景中的情景。诗中充满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与内心的宁静。
首句“野境寻不尽,幽欢良自如”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无尽美景的探索与享受,这里的“幽欢”不仅指自然景色的美丽,更包含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愉悦与满足感。
接着,“犹疑梦为鸟,谁谓子非鱼”运用了比喻的手法,诗人仿佛在梦中化身为鸟,自由飞翔于天地间,又或是如同水中游弋的鱼儿,体验着水下的世界。这两句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由与自在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岸树绿已合,渚蒲长且疏”描绘了岸边树木郁郁葱葱,与水面的芦苇相互映衬的画面,绿树与疏密有致的芦苇构成了一幅和谐而生动的自然景观图。
最后,“逍遥此中意,何减漆园书”表达了诗人在此景中所感受到的自由与快乐,仿佛找到了心灵的归宿,这种感受与庄子的《逍遥游》中的境界相契合,体现了诗人对精神自由的追求和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是一首充满哲思与情感的佳作。
圆颊涂脂,赪毬绉縠,碧叶亸枝深缀。
一树霜红,频颤露床凉吹。
擘素指、不数橙黄,对珍盘、未输萸紫。
爱携来、书几安排,越穸夺得晚峰翠。
垂虹桥外古水,占取山芡苔径,白花香细。
风冷江天,独自冶容沈醉。
谁压倒、长庆诗人,漫留说、好秋吟纸。
待年年、满摘筠篮,片帆湖上舣。
叶随初鸿,花留宿蝶,巫云低拥屏山。
恁银河化泪,洒遍人天。
偏是流萤有意,入疏帘、犹觅花钿。
更宵静,玉窗风触,时响筝弦。
当年,倩黄姑作证,辨一炷心香,兰夜同燃。
奈星桥乌鹊,不会传笺。
独自针楼扶病,更无人、相倚恹恹。
但长守、断丝蛛合,谁与缠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