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仪君已接,楚奏我空频。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承尘(chéng chén)的意思:接受尘土,表示承受苦难或屈辱。
汉仪(hàn yí)的意思:指汉族的风仪和礼节。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老人(lǎo rén)的意思:指年纪大的人,尊称老年人。
灵均(líng jūn)的意思:灵巧聪明,才智出众。
平生(píng shēng)的意思:指一个人一生的时间。
其如(qí rú)的意思:类似于、如同
如命(rú mìng)的意思:像命令一样,非常顺从或听从。
一老(yī lǎo)的意思:指一个人年纪很大,年老体弱。
直道(zhí dào)的意思:直接的道路或方法,指直接、径直、不拐弯抹角的行动方式。
自伤(zì shāng)的意思:指自己给自己造成伤害或损失。
- 翻译
- 在何处祭奠屈原,河边有一位老者。
汉朝的礼制你已经继承,而我只能徒然演奏楚辞的乐章。
坚守正道就像命中注定,一生都不曾辜负神明的期望。
独自感伤在庚子之日,鵩鸟飞上尘埃,似乎预示着不幸。
- 注释
- 何处:哪里。
灵均:屈原的字。
江边:河边。
老人:年长的人。
汉仪:汉代的礼仪制度。
君已接:你已经继承。
楚奏:楚国的音乐或诗歌。
空频:徒然频繁地。
直道:正直的道路。
其如命:如同命中注定。
不负神:不辜负神明。
庚子日:庚子年的一天(这里可能指1900年,庚子年是中国传统干支纪年法)。
鵩鸟:古代传说中的一种鸟,常被视为凶兆。
承尘:飞上尘埃,象征死亡或不祥。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顾况的作品,名为《酬唐起居前后见寄二首(其二)》。诗中通过吊唁灵均的老人形象,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命运的无奈感受。
“何处吊灵均,江边一老人。” 这两句设定了一种凄凉的情境,灵均可能是一个已故去的人物,而这个老人在江边吊唁他的灵魂,传达了诗人对逝者的怀念和哀悼。
“汉仪君已接,楚奏我空频。” 这两句中,“汉仪君”可能指的是一位官员或是某种礼仪的代称,而“我空频”则表明诗人自己的感受,似乎是在说尽管不断地有消息或音信传来,但都与自己无关。
“直道其如命,平生不负神。” 这两句强调了对命运的顺从和接受,同时也表达了一种自我清白、无愧于心的态度。
“自伤庚子日,鵩鸟上承尘。” 最后两句则充满了悲凉,“庚子日”可能是指某个不幸的日子,而“鵩鸟上承尘”形象暗示着一种宿命的无力感,仿佛连天空中的鸟儿也在承受尘世的压抑。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事变迁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悲哀,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与哲理思考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水沙浮屿
云根不坠地,牢落东山头。
天风与海水,争激怒生疣。
断鳌足簸扬,支祈任沉浮。
状若银河翻,回星漂斗牛。
又若乘杯渡,一粒乱中流。
山水有常性,动静安足求。
呼龙与之语,掀髯嗔我尤。
静极而动生,天地一浮鸥。
大笑挥龙去,浮沙云未收。
偶阅黄岘孙参军艺兰馆诗草中有甲申乙酉两年马江基隆纪事诗稽覈精详当日战守情形历历在目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洵统兵者之龟鉴也意有所感追和八首
克敌端资将帅和,老臣慷忾奋天戈。
出师两表心依阙,伏枕三呼梦渡河。
星陨南荒倾柱石,狱兴北寺幻风波。
乌孙跃马终输款,毕竟忠良翊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