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是贫难逐,殊非病易痊。
- 鉴赏
这首诗名为《心券》,出自明代诗人叶太叔之手。诗中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与生活境遇。
首句“愁深经百虑”,开篇即道出诗人内心深处的忧愁,经历了无数的思考与忧虑。接着,“心券苦多年”一句,进一步揭示了这种忧愁的持久性,如同束缚心灵的枷锁,多年来未曾解脱。
“独是贫难逐”,诗人感叹在贫困面前,难以摆脱困境,表达了对生活的无奈与挣扎。“殊非病易痊”则指出疾病虽非易治,但相较于贫困,至少在治疗上还有可能改善现状,暗含对贫困的深深无力感。
“采薇青嶂里,行药白鸥前”两句,运用典故和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寻求精神慰藉的意境。采薇,源自《诗经》中的“采薇采薇,薇亦作止”,象征隐居避世;白鸥,常被视作自由自在的象征,此处或寓指诗人渴望心灵的自由与宁静。
“身老知无用,名从何处传”则是对人生迟暮、功名未遂的感慨。诗人意识到自己年岁已高,似乎已无多大作为,而名声的流传又似乎遥不可及,流露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反思与无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困境时的复杂心境,以及对自我价值和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奉和御制元灯
幔亭高敞九门前,银箭迟迟夜漏迁。
明月静添华烛影,和风时度御炉烟。
朱轮绣觳车声接,玉勒金羁马首骈。
一曲云谣飞圣藻,万方歌仰尧天。
赠浙西妓亚仙(筵上作)
翠黛嚬如怨,朱颜醉更春。
占将南国貌,恼杀别家人。
粉汗沾巡盏,花钿逐舞茵。
明朝绮窗下,离恨两殷勤。
送蒯司录归京(亮)
早年闻有蒯先生,二十余年道不行。
抵掌曾论天下事,折腰犹悟俗人情。
老还上国欢娱少,贫聚归资结束轻。
迁客临流倍惆怅,冷风黄叶满山城。
和江西肃少卿见寄二首
身遥上国三千里,名在朝中二十春。
金印须辞入幕,麻衣曾此叹迷津。
卷舒由我真齐物,忧喜忘心即养神。
世路风波自翻覆,虚舟无计得沉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