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可蔽主权,下不膺吏责。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黯黮(àn dǎn)的意思:形容颜色暗淡、黯然无光。
备物(bèi wù)的意思:准备好物品。表示事先准备好所需的物品或准备周全。
典册(diǎn cè)的意思:指记载着典章制度的册子,也指具有权威性的典籍。
久次(jiǔ cì)的意思:久远的次序。
九列(jiǔ liè)的意思:指一个人或一群人一起排成的队列。
列人(liè rén)的意思:排列整齐的人群
内职(nèi zhí)的意思:指在家庭或者工作中承担的隐蔽、不为外人所知的职责或责任。
千载(qiān zǎi)的意思:千年的时间。
千石(qiān dàn)的意思:千石指的是一种古代计量单位,相当于一千石粮食。这个成语用来形容物品的数量非常多。
却顾(què gù)的意思:不顾,不在意,不留神
三公(sān gōng)的意思:指官员的三个职务,分别是公事、公款、公车,也泛指官员的权力、财物和特权。
尚书(shàng shū)的意思:指古代官职,掌管文书、文件的官员,也泛指书籍、文书。
枢要(shū yào)的意思:指事物的重要性和关键性。
虽复(suī fù)的意思:虽然再怎么复杂、繁琐,但总归可以解决或克服。
铜墨(tóng mò)的意思:指用铜做的墨,比喻文字刻在铜器上,极难更改或抹去。也比喻言辞刻薄,令人难以忘怀。
尾大(wěi dà)的意思:尾部较大,形容事物的结局或结果超过了预期。
文无(wén wú)的意思:指人没有文化知识,无法应对各种情况。
无颜(wú yán)的意思:指失去了面子、无地自容、难以抬头的心情。
无害(wú hài)的意思:没有危害,没有害处。
西掖(xī yè)的意思:指宫廷中的一种建筑结构,也用来形容高大宽敞的屋子。
学士(xué shì)的意思:指一个人的学问非常丰富,知识渊博。
压身(yā shēn)的意思:指压迫、压制,使人感到压力重大。
颜色(yán sè)的意思:外表强硬,内心软弱
主权(zhǔ quán)的意思:指国家拥有独立的政治权力和行使公权力的权利。
二千石(èr qiān dàn)的意思:表示一个人的能力或者价值超过了一般人,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品德高尚,能力出众。
文无害(wén wú hài)的意思:指文学作品或言论不会对人们产生任何伤害,不会引起争议或纷争。
无颜色(wú yán sè)的意思:没有色彩,指没有特定的意义或感情。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的《题阙》系列之二十四,通过对古代官制和官员角色的描绘,展现了对权力与职责关系的深刻思考。
诗中首先提到“建武薄三公,尚书领西掖”,描述了古代官制中尚书负责政务的重要地位,但同时也暗示了权力结构的复杂性。接着,“虽复当枢要,厥佩犹铜墨”一句,通过对比高官的职位与实际权力象征(铜墨印),揭示了权力表面与实质之间的差距。
“久次文无害,始为二千石”则强调了官员晋升过程中的文才与实际职务的关系,指出即便有深厚的文才,也需逐步积累经验才能真正承担起重要的行政责任。“尾大终压身,备物仍典册”进一步阐述了权力与责任的关系,形象地比喻了权力过大可能导致的自我束缚,同时强调了官员在处理政务时应遵循的规则与制度。
“千载同兹恨,学士充内职”表达了对历史中普遍存在的权力与责任失衡现象的感慨,指出即使是学识渊博的学者担任内廷职务,也可能面临无法完全发挥其才能的困境。“上可蔽主权,下不膺吏责”则从更宏观的角度探讨了权力在不同层级间的流动与制约,强调了权力行使者在不同层面的责任与限制。
最后,“却顾九列人,黯黮无颜色”以一种反思的姿态,回顾那些身处高位的官员们,他们的面容因权力的重压而失去了原有的光彩,形象地描绘了权力与责任之间复杂而微妙的平衡关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古代官制和官员角色的深刻描绘,反映了作者对权力与责任、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深入思考,以及对历史中普遍存在的权力失衡现象的感慨。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