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海棠画扇》
《海棠画扇》全文
明 / 薛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西蜀繁花树,春深乱蕊红。

还怜彩扇上,宛似锦城中。

影转团团月,香含细细风。

江淹才力减,赋尔若为工。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hǎitánghuàshàn
míng / xuēhuì

西shǔfánhuāshùchūnshēnluànruǐhóng

háiliáncǎishànshàngwǎnjǐnchéngzhōng

yǐngzhuǎntuántuányuèxiānghánfēng

jiāngyāncáijiǎněrruòwèigōng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才力(cái lì)的意思:指才华和能力。

春深(chūn shēn)的意思:形容春天已经深入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繁花(fán huā)的意思:指花朵繁盛、开放茂盛的景象。

锦城(jǐn chéng)的意思:形容城市美丽繁华,景色壮丽。

若为(ruò wéi)的意思:如果成为、如果是

团团(tuán tuán)的意思:形容事物圆满、完整的样子

宛似(wǎn sì)的意思:非常相似或者仿佛一样。

细细(xì xì)的意思:非常细小、细致入微、详细。

细风(xì fēng)的意思:细小的微风。

西蜀(xī shǔ)的意思:指古代中国的四川地区,也用来形容人或事物与四川地区有关。

鉴赏

这首明代薛蕙的《海棠画扇》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景象。首句“西蜀繁花树”点出地点,暗示了海棠盛开的绚丽场景。"春深乱蕊红"进一步描绘了春天深处,海棠花儿竞相绽放,花瓣纷飞的热闹画面。

接下来,“还怜彩扇上”将视线转向扇面,海棠花的形象被巧妙地移植到画扇之上,仿佛锦城(成都)的美景浓缩其中,展现出艺术的魅力。“宛似锦城中”表达了对扇面艺术的赞美,以及对海棠与城市繁华的联想。

“影转团团月,香含细细风”通过月光下海棠花影摇曳和微风中花香四溢的细节,营造出宁静而醉人的氛围。这两句运用了动态与静态结合的手法,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

最后,诗人以江淹自比,表达对画扇技艺的赞叹:“江淹才力减,赋尔若为工。”江淹是南朝文学家,这里借其才华减退来衬托扇面海棠画的精妙,称赞画家的技艺高超,使得海棠之美得以生动再现。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海棠花为主题,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赞美了扇面艺术的高超技艺,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春天和美的热爱之情。

作者介绍
薛蕙

薛蕙
朝代:明   生辰:1489~1539年

薛蕙(1489~1539年),明朝大臣。祖居亳州城内薛家巷。年十二能诗。举正德九年进士,授刑部主事。谏武宗南巡,受杖夺俸。旋引疾归。起故官,改吏部,历考功郎中。正德十五年(1520年)薛蕙再次被起用,任吏部考功司郎中。嘉靖二年(1523年),朝中发生“大礼”之争,薛蕙撰写《为人后解》《为人后辨》等万言书上奏,反对皇上以生父为皇考,招致皇帝大怒,被捕押于镇抚司后赦出。嘉靖十八年(1539年),薛蕙担任春坊司直兼翰林检讨司,不久病死家中,享年五十,被追封为太常少卿。
猜你喜欢

瑶台望海

南海沧波浸碧沙,瑶台一望杳无涯。

长澜浴日浮金镜,连岛奔涛喷雪花。

藉势鼋鼍翻锦浪,惊波鸥鹭傍仙槎。

遗珠皎彻辉长夜,谁起沉沦献帝家。

(0)

午日同欧嘉可李代际高沛卿家从两儿观竞渡二首·其一

繁桡脩舸现千身,绿艾青菖作四邻。

密树人家纨扇合,长松江岸稻花新。

烟横竹屿风如笑,水落鱼梁海欲尘。

客子尽能歌白苧,可无投赋访灵均。

(0)

初秋雨夜同黎君选徐木之傅元子诸从右文伯承集松风阁分赋

乍入秋梧暑气残,况当暮雨共凭阑。

高朋雾露原生润,野老尊盘肯尽欢。

蜡屐殊非安石卧,绨袍宁为范生寒。

羊城后夜如占梦,榄水还来就钓竿。

(0)

区启图兄弟邀同谢起东黄元卿酌云筏

得归白社倦扶筇,开径难辞野鹿踪。

谢客风期深揽结,郗家文酒盛过从。

池光隐映双趺塔,花气依微片石峰。

副墨新藏知在此,窗松砌竹已成龙。

(0)

次临封八景韵·其六南寺钟声

梵林地僻绝嚣纷,隐隐钟声隔岸闻。

扣急池边惊野鸟,响馀门外驻飞云。

山僧出定鲸鲵吼,行客思家车马勤。

遥想碧纱千载事,为谁依旧勒名勋。

(0)

元日早朝

万户氤氲曙色开,九天宫殿肃蓬莱。

珂迎北阙春风集,笏抱西山日影来。

周室衣冠瞻洛水,汉家云物望灵台。

共传问夜劳当宁,不待鸡鸣管簟催。

(0)
诗词分类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诗人
成廷圭 郑善夫 李锴 童轩 张翥 陶安 孙觌 释绍昙 耶律铸 姜特立 郑真 王渐逵 曾丰 石宝 王圭 徐庸 李流谦 凌云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