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非作故有,亦非求故获。
不知今是梦,道我能畜积。
死生如觉梦,此理甚明白。
凡夫(fán fū)的意思:指普通人,平凡的人。
故有(gù yǒu)的意思:过去就有的,古已有之
空无(kōng wú)的意思:形容空虚无物,毫无内容或价值。
明白(míng bɑi)的意思:理解清楚,明了事理或道理。
怕水(pà shuǐ)的意思:害怕水,不敢接触水。
守护(shǒu hù)的意思:保护、看护、保卫
水火(shuǐ huǒ)的意思:形容关系非常紧张或矛盾激烈,无法相容的状态。
所得(suǒ de)的意思:指个人或团体在某种活动中所得到的利益或收益。
贪求(tān qiú)的意思:贪图追求,过分追求。
无所(wú suǒ)的意思:没有任何地方
畜积(xù jī)的意思:积累财富或资源。
眼见(yǎn jiàn)的意思:亲眼看到的事实或现象。
种种(zhǒng zhǒng)的意思:各种各样;多种多样
作故(zuò gù)的意思:编造谎言或故事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作品,属于其《拟寒山拾得二十首》的第三首。全诗通过梦境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无常和物欲虚幻的深刻认识。
“凡夫当梦时,眼见种种色。”这里,王安石以“凡夫”自称,用“梦时”来形容人在追求世界万象时的情状,“眼见种种色”则描绘了世间丰富多彩的景象。
“此非作故有,亦非求故获。”这两句强调这些景象和财物不是自然而然就有的,也不是通过努力就能得到的。它们似乎随机出现,又容易流失。
“不知今是梦,道我能畜积。”作者表达了对现实与梦境界限的迷茫,同时自信地认为自己能够积累和守护这些财富和景象。
“贪求复守护,尝怕水火贼。”这两句反映出人在面对物欲时既有强烈的占有欲望,又担心它们会因为各种不可预测的因素(比如自然灾害)而丧失。
“既觉方自悟,本空无所得。”当梦醒或现实被打破后,作者意识到所有的一切都像是虚幻,没有真正获得过什么。
“死生如觉梦,此理甚明白。”这两句是全诗的点睛之笔,将人生的死亡与出生比作梦境的觉醒,从而阐述了生死如梦、万物无常的哲学思想,表明这种对待世间万象的态度是清晰且深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