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雨水频繁,阳光稀少的景象,以及由此引发的时光匆匆之感。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捕捉到了自然界的细微变化,赋予了季节更替以情感色彩。
首句“一春多雨少晴光”,开篇即点明了春日的气候特点——雨水丰沛,阳光难得。这不仅描绘了外在的自然景观,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某种情绪,或许是对连续阴雨天气的些许不满或无奈。
接着,“眼底青春去意忙”一句,将视角转向内心感受,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敏感和忧虑。这里的“青春”既指自然界万物生长的春天,也暗含着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留恋。诗人仿佛看到春天匆匆离去的身影,心中涌起一股紧迫感。
“已恨点衣红作阵,才怜满架雪生香。”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对季节变换的感慨。前半句中的“红作阵”可能是指花瓣飘落,如同红色的阵雨,象征着春天的美丽与短暂;后半句则以“雪生香”比喻花谢后的果实,虽然花朵凋零,但果实的香气依然令人怀念,体现了诗人对生命循环的深刻理解与欣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雨、时光、花朵等自然元素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季节更替、生命流转的深切感悟,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与怀念之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长寿乐
繁红嫩翠。艳阳景,妆点神州明媚。是处楼台,朱门院落,弦管新声腾沸。恣游人、无限驰骤,娇马车如水。竞寻芳选胜,归来向晚,声通衢近远,香尘细细。
太平世。少年时,忍把韶光轻弃。况有红妆,楚腰越艳,一笑千金何啻。向尊前、舞袖飘雪,歌响行云止。愿长绳、且把飞乌系。任好从容痛饮,谁能惜醉。
端午
五月五日午,薰风自南至。
试为问大钧,举杯三酹地。
田文当日生,屈原当日死。
生为薛城君,死作汨罗鬼。
高堂狐兔游,雍门发悲涕。
人命草头露,荣华风过耳。
唯有烈士心,不随水俱逝。
至今荆楚人,江上年年祭。
不知生者荣,但知死者贵。
勿谓死可憎,勿谓生可喜。
万物皆有尽,不灭唯天理。
百年如一日,一日或千岁。
秋风汾水辞,春暮兰亭记。
莫作留连悲,高歌舞槐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