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北极(běi jí)的意思:指极寒之地,比喻极度寒冷、严酷的环境或处境。
垂衣(chuí yī)的意思:指衣襟下垂,形容人的衣着整洁、庄重。
烽火(fēng huǒ)的意思:指战争或战乱时期,战火四起,烽烟弥漫的景象。
浮云(fú yún)的意思:比喻虚幻、不真实的事物或情感。
歌管(gē guǎn)的意思:歌唱和管乐合奏的技艺,比喻事物协调统一,互相配合。
黄河(huáng hé)的意思:指黄河,也用来比喻强大的力量或不可遏制的势头。
辉辉(huī huī)的意思:形容光彩耀眼,闪烁不定。
回首(huí shǒu)的意思:回顾、回忆过去的事情。
积雪(jī xuě)的意思:指积聚的雪,比喻长时间积累的事物。
禁烟(jìn yān)的意思:禁止吸烟。
今日(jīn rì)的意思:今天;现在
旌旗(jīng qí)的意思:旌旗是指旗帜和旌旗的集合,也用来形容威风凛凛的景象或者人物。
袅袅(niǎo niǎo)的意思:形容烟雾、香气等轻柔、缭绕的样子。
山积(shān jī)的意思:堆积如山,形容数量多或堆积如山的景象。
朔漠(shuò mò)的意思:朔漠指的是北方荒凉贫瘠的地区,也可以用来形容事物的荒凉和冷落。
四夷(sì yí)的意思:指外国人或外族民族。
五侯(wǔ hòu)的意思:指五个诸侯国的统称,也用来形容众多的贵族。
西山(xī shān)的意思:指朝西方的山,也比喻远离烦恼、忧虑的地方。
兴王(xīng wáng)的意思:指君主兴起、称王称霸。
雪辉(xuě huī)的意思:形容雪光明亮耀眼。
燕台(yàn tái)的意思:指辽东的燕京和山东的台城,泛指北方和南方。
烟花(yān huā)的意思:烟花是指燃放时形成美丽的花火,比喻事物短暂而华丽的表象。
紫禁(zǐ jìn)的意思:指皇宫的内廷,也用来比喻权力中心。
自昔(zì xī)的意思:自古以来
-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黄佐的《春兴八首(其四)》描绘了燕台之地的历史变迁和当下的繁荣景象。首句“燕台自昔兴王地”追溯了古代燕台作为帝王兴起之地的辉煌历史,暗示了其文化底蕴深厚。接下来,“今日垂衣驭四夷”表达了当今朝廷以和平方式统治四方的盛世气象。
“紫禁烟花连朔漠”通过描绘紫禁城的繁华与边疆的辽阔相连,展现了国家疆域的广大和统一。烽火连天的“黄河烽火望旌旗”则象征着边防稳固,军威赫赫。
“西山积雪辉辉在,北极浮云袅袅垂”两句运用自然景象,西山积雪与北极浮云形成对比,既写实又富有诗意,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最后,“跂马春郊回首晚,五侯歌管未休吹”描绘了春天傍晚时分,人们在郊外骑马远眺,享受着歌舞升平的娱乐生活,展现出百姓安乐的盛世景象。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历史与现实交织,自然景色与人文活动相映成趣,展现了明朝时期国泰民安、文化繁荣的盛世风采。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义门郑仲舒先生得请归浦江余于先生同里且亲故赋是诗情见乎辞矣
郑公去年离北平,束书抱病来南京。
城隅解后喜且惊,开颜握手言再生。
自从南北屦构兵,日夜怅望乡关情。
几回寄书雁南征,中心摇摇若悬旌。
苦遭丧乱百病婴,客边囊橐一旦倾。
此来四顾徒茕茕,岂料吾子与合并。
我时闻之涕泗横,况公素有文章名。
居官胜国职最清,经筵□擢转庠黉。
及当玉署已宦成,又为奉常典粢盛。
人生际此自足荣,但恨白发已数茎。
怀哉屈子全忠贞,谊与日月同光晶。
愿言夕餐秋菊英,佩明月珰纫茝蘅。
悬河之论春雷轰,使旁睹者颜发赪。
索居半载留帝城,坐听夜雨哦寒檠。
眼前倏忽时变更,春风一见衰草萌。
公家孝义好弟兄,遣儿千里来远迎。
乃今得请荷圣明,身若插羽乘风轻。
过门云别明遂行,开船要趁蒸雨晴。
夜久不寐视长庚,长庚欲落钟鼓鸣。
庭树喔喔闻鸡声,蒯缑起舞冠绝缨。
公归我愁丝乱萦,亦有梦寐怀先茔。
如过吾父款柴荆,为言恨不同趋程,终当早晚乞归耕。
《义门郑仲舒先生得请归浦江余于先生同里且亲故赋是诗情见乎辞矣》【明·张孟兼】郑公去年离北平,束书抱病来南京。城隅解后喜且惊,开颜握手言再生。自从南北屦构兵,日夜怅望乡关情。几回寄书雁南征,中心摇摇若悬旌。苦遭丧乱百病婴,客边囊橐一旦倾。此来四顾徒茕茕,岂料吾子与合并。我时闻之涕泗横,况公素有文章名。居官胜国职最清,经筵□擢转庠黉。及当玉署已宦成,又为奉常典粢盛。人生际此自足荣,但恨白发已数茎。怀哉屈子全忠贞,谊与日月同光晶。愿言夕餐秋菊英,佩明月珰纫茝蘅。悬河之论春雷轰,使旁睹者颜发赪。索居半载留帝城,坐听夜雨哦寒檠。眼前倏忽时变更,春风一见衰草萌。公家孝义好弟兄,遣儿千里来远迎。乃今得请荷圣明,身若插羽乘风轻。过门云别明遂行,开船要趁蒸雨晴。夜久不寐视长庚,长庚欲落钟鼓鸣。庭树喔喔闻鸡声,蒯缑起舞冠绝缨。公归我愁丝乱萦,亦有梦寐怀先茔。如过吾父款柴荆,为言恨不同趋程,终当早晚乞归耕。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95767c6b6c8679d0109.html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