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语独耕烧后岭,鸟飞斜没望中烟。
- 拼音版原文全文
题 宛 陵 北 楼 唐 /郑 准 雨 来 风 静 绿 芜 藓 ,凭 著 朱 阑 思 浩 然 。人 语 独 耕 烧 后 岭 ,鸟 飞 斜 没 望 中 烟 。松 梢 半 露 藏 云 寺 ,滩 势 横 流 出 浦 船 。若 遣 谢 宣 城 不 死 ,必 应 吟 尽 夕 阳 川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浩然(hào rán)的意思:形容气度宏伟,胸怀广阔,品德高尚。
横流(héng liú)的意思:形容水流、人流等横向流动,不受阻挡。
尽夕(jìn xī)的意思:尽力做到最好
静绿(jìng lǜ)的意思:静谧而宁静的绿色环境
望中(wàng zhōng)的意思:望中指的是远远望见中心,形容目光所及的地方都是中心,也可指期望的对象或目标。
夕阳(xī yáng)的意思:夕阳是指太阳在西方下山的时候的景象,也用来比喻人的晚年或事物的衰落阶段。
云寺(yún sì)的意思:云寺是指在山间或云雾缭绕的地方建造的寺庙。这个成语比喻修行者的修行境地高超,超脱尘世,具有超凡脱俗的境界。
朱阑(zhū lán)的意思:形容宏伟壮丽的建筑物或宫殿。
谢宣城(xiè xuān chéng)的意思:指人才被埋没或无法施展才华。
- 注释
- 雨来风静:雨后风停,形容环境宁静。
绿芜藓:绿色的杂草和苔藓。
朱阑:红色的栏杆。
浩然:广大、深远的样子,形容思绪。
独耕烧后岭:独自耕作在焚烧后的山岭。
望中烟:视线中的炊烟。
藏云寺:隐藏在云雾中的寺庙。
出浦船:从河湾驶出的船只。
谢宣城:谢灵运,南朝文学家,有‘山水诗鼻祖’之称。
夕阳川:夕阳映照下的江河。
- 翻译
- 雨后风停草木翠绿长满苔藓,我倚着朱红栏杆思绪万千。
只听见人的交谈声在焚烧后的山岭回荡,鸟儿飞翔穿过望中的炊烟袅袅。
松树梢头半隐现着藏于云间的寺庙,河流横溢,流淌出村庄,船只穿梭其中。
如果让谢灵运这位诗人不死,他必定会吟咏完这夕阳映照下的江河美景。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水田园风光图景。开篇“雨来风静绿芜藓,凭著朱阑思浩然”写出了在细雨过后,风平气和的环境中,绿色的苔藓覆盖了大地,而诗人则倚靠在红色的栏杆上,心中充满着豁达的情怀。这里,“凭著朱阑”表达了一种闲适自得的情趣,而“思浩然”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宽广和超脱。
接着“人语独耕烧后岭,鸟飞斜没望中烟”描绘了农事与自然景观的画面。人们在后面的山上独自耕作,而鸟儿则穿梭于隐约可见的烟雾之中。这两句展现了一种远离尘嚣,接近自然的生活状态。
“松梢半露藏云寺,滩势横流出浦船”则描写了山间寺庙被松树遮掩,只露出一部分的景象,以及河水激流而出的壮观。这里,“松梢半露”强调了寺庙的隐秘与宁静,而“滩势横流出浦船”则显示了动态中的力量和生机。
最后,诗人提出了一个假设性的问题:“若遣谢宣城不死,必应吟尽夕阳川。”这两句表达了对历史人物谢宣的怀念,以及如果他还活着,一定会像诗人一样,对晚霞中的山川情有独钟。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远的情感,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寄情于自然的生活态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司封刘孝祥知资州
醮坛山下路,消息拟春风。
遥知底处人,欢喜得西公。
绣衣还西州,锦账空南宫。
使君五马行,岂减御史骢。
次韵程给事寄法云禅师重喜
法云尝负没弦琴,有曲古名清夜吟。
心指寂寥谁肯顾,遇公倾耳作知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