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2日(农历三月廿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扬州湖南会馆戏台》
《扬州湖南会馆戏台》全文
清 / 李寿蓉   形式: 对联

廿四桥月夜箫声,好向此间听取

一再鼓湘灵瑟韵,如从天上飞来。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此间(cǐ jiān)的意思:指现在、目前、此时此地。

从天(cóng tiān)的意思:指突然出现或降临,形容事物突然发生或突然出现。

灵瑟(líng sè)的意思:形容人的才智敏捷,反应敏锐,灵活机智。

瑟韵(sè yùn)的意思:形容音乐、歌声等优美动听,富有韵律感。

天上(tiān shàng)的意思:形容非常美好的境地或事物。

听取(tīng qǔ)的意思:仔细倾听并接受他人的意见或建议。

湘灵(xiāng líng)的意思:湘灵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指的是湖南地区的风俗和文化。它代表了湖南人民的智慧、才艺和独特的民族精神。

夜箫(yè xiāo)的意思:夜晚吹奏箫,形容人才出众,才华出众。

一再(yī zài)的意思:多次重复或再三强调

月夜(yuè yè)的意思:指夜晚的月亮和夜色,常用来形容夜晚的美丽和宁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扬州湖南会馆戏台在月夜下的独特景象与氛围。首句“廿四桥月夜箫声”,巧妙地将扬州著名的廿四桥与月夜箫声结合,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充满诗意的场景。廿四桥本就以月色之美著称,加之箫声的悠扬,更添了几分雅致与浪漫。

次句“好向此间听取”,则表达了诗人对这一场景的欣赏与向往,邀请读者一同沉浸在这样的美好之中。通过“听取”二字,不仅强调了听觉的享受,也暗示了情感的共鸣。

紧接着,“一再鼓湘灵瑟韵”,进一步深化了音乐与情感的交融。湘灵瑟,古代传说中湘水之神所弹奏的乐器,其音韵高洁,常被用来象征高雅的艺术或超凡脱俗的情感。此处以湘灵瑟韵形容戏台上的音乐,既突出了音乐的美妙,又赋予了它一种超越世俗的意境。

最后,“如从天上飞来”,用比喻的手法,将音乐的美妙与神圣感推向极致。仿佛那些音韵并非人间所能创造,而是从天际飘然而至,充满了神秘与崇高的色彩。这种描述不仅赞美了音乐本身的魅力,也表达了诗人对艺术之美的深刻感悟和由衷的敬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扬州湖南会馆戏台月夜音乐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中国古典美学中的音乐、自然与情感的和谐统一,以及对艺术之美的深情礼赞。

作者介绍

李寿蓉
朝代:清

猜你喜欢

西溪即事

柴门斜对水,一径锁松萝。

积雨溪流急,閒云山占多。

村庄留客饭,樵父教儿歌。

听得田间语,安排收晚禾。

(0)

自咏二首·其二

形胜山前感物华,却乘清兴过僧家。

楼台消废无人问,今古传闻只自嗟。

云拥断崖埋石笋,泉冲凉雨落金沙。

凭君识得寻幽趣,只管高谭至日斜。

(0)

春思·其二

细草荒烟古墓田,知经寒食几年天。

雪条花下翩翩纸,疑是曾分白打钱。

(0)

刘后溪和雁湖即事诗十绝见示次韵·其十

中原离合数由天,百战关河血满川。

日月赤云占胜气,挂弓何处是祁连。

(0)

永遇乐·其二

天阁英游,内朝密侍,当世荣遇。

汉守分麾,尧庭请瑞,方面凭心膂。

风驰千骑,云拥双旌,向晓洞开严署。

拥朱轓、喜色欢声,处处竞歌来暮。

吴王旧国,今古江山秀异,人烟繁富。

甘雨车行,仁风扇动,雅称安黎庶。

棠郊成政,槐府登贤,非久定须归去。

且乘闲、孙阁长开,融尊盛举。

(0)

正月十四夜

羁游偶值上元时,莲艳烧空照锦溪。

堂上珠帘如水浸,庭前鳌架与山齐。

风传鼓吹春声闹,雨遏笙歌夜语低。

自笑蓬窗勤苦士,何当太乙为燃藜。

(0)
诗词分类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诗人
戴永植 辨才 黄定 刘时中 王韫秀 张鸣善 杨恽 崔益铉 傅伯成 刘清之 冯桂芬 唐文治 佛图澄 曹叔远 陈东甫 郑絪 陈去病 胡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