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刑悖圣教,其律毒如兵。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鄙生(bǐ shēng)的意思:指自称卑微,表示自谦之意。
朝仪(cháo yí)的意思:指朝廷的礼仪仪式,也可泛指一切庄重严肃的场合或仪式。
大汉(dà hàn)的意思:指强大、勇猛、威武的男子。
倒悬(dào xuán)的意思:指人或物体倒挂、倒悬的状态。
调求(diào qiú)的意思:指为了解决问题或达成目标而寻求帮助或调查情况。
千载(qiān zǎi)的意思:千年的时间。
如何(rú hé)的意思:表示询问或描述做某事的方法或步骤。
圣教(shèng jiào)的意思:指道德高尚、行为端正的人或团体。
舒急(shū jí)的意思:指解除痛苦、烦恼或急迫事务。
文网(wén wǎng)的意思:指文字的能力高超,能够巧妙运用文辞,构筑出精妙的语言网,用以表达思想和观点。
燕石(yān shí)的意思:形容人的心地善良,举止端庄。
有司(yǒu sī)的意思:指有权势的人或机构,特指官方机构。
玉质(yù zhì)的意思:形容物品质地优美、洁白如玉。
杂用(zá yòng)的意思:指随意使用或混合使用不同的方法、手段或事物。
解倒悬(jiě dào xuán)的意思:指解救危难之中的人或事物。
- 鉴赏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杨维桢所作的《秦刑篇》,主要针对秦朝严苛的法律制度进行批判。诗中指出秦朝刑法违背了圣人的教诲,其律法如同兵戈般残酷无情。汉朝的兴起则带来了变革,犹如解救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宽松的法律如同缓和的绳索,使得社会秩序得以恢复。
诗人进一步批评秦朝的法律过于繁琐,使用不当,导致后世千年被人们所诟病。他以“燕石觅玉质”比喻秦朝寻找完美的法律,却误入歧途;“郑调求韶声”则暗示秦法追求严苛的声音,而非和谐与公正。然而,即使在这样的背景下,仍有良性的官吏质疑,为何还要恢复秦朝那严酷的刑法。
整首诗通过历史的对比和生动的比喻,表达了对严刑峻法的深深忧虑,以及对公正和谐社会理想的向往。杨维桢的诗歌风格犀利,寓意深远,体现了他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