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秦刑篇》
《秦刑篇》全文
元 / 杨维桢   形式: 乐府曲辞

秦刑悖圣教,其律毒如兵。

大汉倒悬文网舒急绳。

朝仪杂用千载鄙生

燕石玉质,郑调求韶声。

如何有司,尚欲复秦刑。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鄙生(bǐ shēng)的意思:指自称卑微,表示自谦之意。

朝仪(cháo yí)的意思:指朝廷的礼仪仪式,也可泛指一切庄重严肃的场合或仪式。

大汉(dà hàn)的意思:指强大、勇猛、威武的男子。

倒悬(dào xuán)的意思:指人或物体倒挂、倒悬的状态。

调求(diào qiú)的意思:指为了解决问题或达成目标而寻求帮助或调查情况。

千载(qiān zǎi)的意思:千年的时间。

如何(rú hé)的意思:表示询问或描述做某事的方法或步骤。

圣教(shèng jiào)的意思:指道德高尚、行为端正的人或团体。

舒急(shū jí)的意思:指解除痛苦、烦恼或急迫事务。

文网(wén wǎng)的意思:指文字的能力高超,能够巧妙运用文辞,构筑出精妙的语言网,用以表达思想和观点。

燕石(yān shí)的意思:形容人的心地善良,举止端庄。

有司(yǒu sī)的意思:指有权势的人或机构,特指官方机构。

玉质(yù zhì)的意思:形容物品质地优美、洁白如玉。

杂用(zá yòng)的意思:指随意使用或混合使用不同的方法、手段或事物。

解倒悬(jiě dào xuán)的意思:指解救危难之中的人或事物。

鉴赏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杨维桢所作的《秦刑篇》,主要针对秦朝严苛的法律制度进行批判。诗中指出秦朝刑法违背了圣人的教诲,其律法如同兵戈般残酷无情。汉朝的兴起则带来了变革,犹如解救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宽松的法律如同缓和的绳索,使得社会秩序得以恢复。

诗人进一步批评秦朝的法律过于繁琐,使用不当,导致后世千年被人们所诟病。他以“燕石觅玉质”比喻秦朝寻找完美的法律,却误入歧途;“郑调求韶声”则暗示秦法追求严苛的声音,而非和谐与公正。然而,即使在这样的背景下,仍有良性的官吏质疑,为何还要恢复秦朝那严酷的刑法。

整首诗通过历史的对比和生动的比喻,表达了对严刑峻法的深深忧虑,以及对公正和谐社会理想的向往。杨维桢的诗歌风格犀利,寓意深远,体现了他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

作者介绍
杨维桢

杨维桢
朝代:元   字:廉夫   号:铁崖   籍贯:铁笛道   生辰:1296—1370

杨维桢(1296—1370)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文学家、书画家和戏曲家。字廉夫,号铁崖、铁笛道人,又号铁心道人、铁冠道人、铁龙道人、梅花道人等,晚年自号老铁、抱遗老人、东维子,会稽(浙江诸暨)枫桥全堂人。与陆居仁、钱惟善合称为“元末三高士”。杨维祯的诗,最富特色的是他的古乐府诗,既婉丽动人,又雄迈自然,史称“铁崖体”,极为历代文人所推崇。有称其为“一代诗宗”、“标新领异”的,也有誉其“以横绝一世之才,乘其弊而力矫之”的,当代学者杨镰更称其为“元末江南诗坛泰斗”。有《东维子文集》、《铁崖先生古乐府》行世。 
猜你喜欢

偈颂一百三十三首·其四十九

焦砖打著连底冻,赤眼撞著火柴头。

将军但得嘉声在,何必荣封万户侯。

(0)

颂古十二首·其八

不落因果何曾堕,不昧因果何曾脱。

当堂镜破两头忘,扫影灭踪无摸索。

无摸索,何倚托。秋风吹梧桐,树叶鸣嚗嚗。

(0)

偈七首·其三

要去不得去,要住不得住。

打破大散关,脱却娘生裤。

(0)

示了然居士

长乐沙坑郑了然,不依本分要参禅。

自言已到无参处,哥罗管尔米疆年。

(0)

梅·其九

玉门关外杂尘埃,白帝城边对酒杯。

今日孤山尤可惜,已无和靖在时梅。

(0)

牧翁

自家鼻孔自家穿,自家绳索自家牵。

自家忽地都忘却,一笛清风送楚天。

(0)
诗词分类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诗人
辛弃疾 欧阳修 刘攽 陈毅 郭祥正 边贡 韩维 张昱 方岳 王鏊 庄昶 文同 陈著 楼钥 司马光 吕本中 释印肃 谢榛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