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杏园芳》
《杏园芳》全文
清 / 陆求可   形式: 词  词牌: 杏园春

百花时节芳菲侵晨压倒花枝。偶然行过小桃西。

湿人衣。太真肺热朝朝起朱唇吸处霏微

金人缥缈捧盘时。与云齐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百花(bǎi huā)的意思:形容各种各样的花朵齐放。

朝起(cháo qǐ)的意思:指早晨起床或开始工作。

朝朝(zhāo zhāo)的意思:每天,每日

芳菲(fāng fēi)的意思:指花草的香气浓郁,形容春天花开时的美景。

霏微(fēi wēi)的意思:形容气象或事物微弱、稀疏。

金人(jīn rén)的意思:指富有财富、地位高且备受尊敬的人物。

偶然(ǒu rán)的意思:偶然指的是不经意间发生的、不可预测的事情。

缥缈(piāo miǎo)的意思:形容事物虚幻、不真实,难以捉摸。

侵晨(qīn chén)的意思:指夜晚侵袭晨曦,形容时间过得很快。

湿人(shī rén)的意思:形容人无能、无力或被动的状态。

时节(shí jié)的意思:指特定的季节或时期,也可指特定的时机。

太真(tài zhēn)的意思:太过于真实或真诚,常常指过于天真无邪或过于直率无伪。

小桃(xiǎo táo)的意思:指年纪小而聪明、机灵的孩子。

压倒(yā dǎo)的意思:压倒意味着压制、制服、战胜,也可以表示数量或程度上的超过。

云齐(yún qí)的意思:指众多人或物聚集在一起,形成庞大的气势或规模。

朱唇(zhū chún)的意思:形容女子红润的嘴唇,也可以指红唇。

鉴赏

这首《杏园芳》是清代诗人陆求可所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杏园中的一幕。

“百花时节芳菲”,开篇即点明了春日百花盛开的景象,满眼皆是生机勃勃的色彩,渲染出浓厚的春天气息。“侵晨压倒花枝”一句,生动地描绘了清晨时分,花朵因露水或雨水的滋润而显得更加饱满,仿佛要将枝头压弯,形象地展现了春雨后的花团锦簇。

“偶然行过小桃西”,诗人不经意间踏入了小桃树旁,这一转瞬的邂逅,却引出了后续的描写重点。通过“湿人衣”这一细节,不仅描绘了春雨的细腻与湿润,也暗示了诗人对眼前景致的深深触动,仿佛连空气都带着一丝湿润的清新。

接下来,“太真肺热朝朝起,朱唇吸处霏微”两句,巧妙地运用了典故,将古代美人杨贵妃与杏园中的景象相联系,赋予了画面以历史的厚重感和浪漫的气息。这里,“太真”指代杨贵妃,其肺热朝朝起,象征着春日的温暖与生机;“朱唇吸处霏微”,则描绘了如同杨贵妃般优雅的女子在杏花下轻吸花香的情景,营造了一种静谧而美好的氛围。

最后,“金人缥缈捧盘时,与云齐”两句,以“金人”比喻侍者,描绘了在杏园中,侍者轻盈地捧着盘子,似乎与天边的云彩相接,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整个画面既充满了现实的生动与细腻,又蕴含着超越现实的想象与美感,展现出诗人独特的艺术视角和审美情趣。

综上所述,《杏园芳》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构思,成功地捕捉并呈现了春日杏园的美丽景色和诗意氛围,是一首富有情感与想象力的佳作。

作者介绍
陆求可

陆求可
朝代:清

(1617—1679)明末清初江南淮安人,字咸一,号密庵。顺治十二年进士。授裕州知州,入为刑部员外郎,升福建提学佥事。在裕州时,减轻百姓负担。在刑部,慎辨案情,以免冤滥。
猜你喜欢

戏遣老怀五首·其一

平生碌碌本无奇,况是年垂九十时。

阿囝略如郎罢老,稚孙能伴太翁嬉。

花前骑竹强名马,阶下埋盆便作池。

一笑不妨闲过日,叹衰忧死却成痴。

(0)

立春后十二日命驾至郊外戏书触目三首·其二

宫云缥渺漏声迟,梦里华胥却自疑。

春浅风光先盎盎,时平节物共熙熙。

画帘不捲闻人语,玉勒徐行避酒旗。

阅尽辈流身独健,恍如随计入都时。

(0)

白发

萧萧白发濯沧浪,剡曲西南一草堂。

饮水读书贫亦乐,杜门养病老何伤。

已成五亩扶犁叟,谁记三朝执戟郎。

正似篱边数枝菊,岁残犹复耐冰霜。

(0)

冬夜

多病睡眠少,长闲怀抱清。

昏灯照残梦,寒漏下高城。

落月澹将没,栖禽静复惊。

谁言冬夜永,辗转已窗明。

(0)

东窗遣兴三首·其一

巷陌过从少,园林景物新。

群鱼时戏藻,驯雉每依人。

映户槐阴密,堆盘麦饵珍。

残春又陈迹,抚事一伤神。

(0)

东村步归二首·其二

风阵鸦翻黑,霜林叶半丹。

筋骸欣小健,裘褐戒初寒。

代步鸡栖足,充饥鹤料宽。

平生自如许,况已挂吾冠。

(0)
诗词分类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诗人
杨炎正 孙星衍 赵葵 潘尼 谢道韫 武则天 杭世骏 杨素 端方 陈尧佐 崔国辅 李治 黄巢 赵时春 方文 华幼武 包世臣 赵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