蛙蝈亦未鸣,稻区半黄青。
沙户犁未停,村火窗犹荧。
岂知劳者思,折麻感微馨。
缅彼丘中琴,惓此野际苹。
荡荡(dàng dàng)的意思:形容广阔、辽阔,没有边际。
耳目(ěr mù)的意思:指消息传达的渠道或途径。
负戴(fù dài)的意思:指背负着帽子,表示担负责任或承担压力。
回转(huí zhuǎn)的意思:回转指的是物体或思想在原地或原点周围旋转或改变方向。
明星(míng xīng)的意思:指在某个领域中备受瞩目和赞誉的人。
三折(sān zhé)的意思:指遇到困难或挫折时能够坚持不懈、不屈不挠。
沙户(shā hù)的意思:指空无一物的房屋或空地
时见(shí jiàn)的意思:指事物在特定时期或特定条件下才能见到或出现。
谁子(shuí zǐ)的意思:指对自己的身份、地位或成就感到自负自满,看不起别人。
蛙蝈(wā guō)的意思:指庸碌无能、无所作为的人。
微冥(wēi míng)的意思:微小而暗淡。
野渡(yě dù)的意思:指在野外的河流或湖泊上渡河。
役车(yì chē)的意思:指被迫为他人服务或效力,类似于奴役的意思。
折水(shé shuǐ)的意思:指水流弯曲、折回原来的方向。
折麻(shé má)的意思:形容事情或情况非常糟糕,非常困难或复杂。
这首诗描绘了清代诗人翁方刚在电白道中的所见所感。首句“蛙蝈亦未鸣,稻区半黄青”以蛙鸣的缺失和稻田的半黄半青,展现了初秋的宁静与丰收的气息。接下来,“时见三折水,断苇涵明星”描绘了河面曲折,星光映照在断裂的芦苇上的景象,显得静谧而富有诗意。
“荡荡野渡阔,岩口取微冥”进一步扩展了视野,展现出开阔的野外渡口和幽深的山岩,营造出一种旷远的意境。随后,“沙户犁未停,村火窗犹荧”写农夫们仍在辛勤耕耘,家家户户的灯火闪烁,显示出生活的繁忙与温暖。
“负戴者谁子,役车上远陉”聚焦到劳作的人们,他们肩扛手提,驱车远行,流露出对他们的艰辛生活的同情。“岂知劳者思,折麻感微馨”表达了诗人对劳动者默默付出的感慨,以及对他们细微情感的体察。
最后两句“缅彼丘中琴,惓此野际苹”通过丘陵中的琴声和田野间的草木,寄寓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亲近。结尾“孰云玩回转,得展耳目营”则揭示了诗人对忙碌生活中片刻休闲的渴望,希望能借此舒展身心,享受自然之美。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乡村生活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对自然的热爱,体现了清人翁方刚的诗风。
仙山积层翠,瑶台薄青冥。
云梯白麟下,天柱青鸾鸣。
中有泊然者,栖居读遗经。
仙人好楼居,无乃餐玉英。
交疏纳朝采,阴风肃泠泠。
托此游圣涯,谅以终馀生。
天子五云内,群髦粲盈庭。
仙姿重圭璧,束帛当见徵。
霞居越霄汉,先后森百灵。
辞抽夙所秘,赓歌答休明。
遐思古仙山,何哉为重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