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以閒为乐,我以閒为苦。
来游图畅怀,因閒转惴怇。
此诗《閒》由清朝诗人弘历所作,通过对“閒”的不同感受和理解,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考与情感。
首句“人以閒为乐,我以閒为苦”,对比了他人与自己对“閒”的态度。他人视閒暇为快乐,而诗人却将之视为苦恼。这种对比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绪,以及他对生活状态的独特感知。
接着,“岂其好为异,惧匪无逸所”两句,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对“閒”的态度并非出于与众不同的喜好,而是担心没有安逸之所。这里体现了诗人对稳定与安定生活的渴望,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现实生活中不稳定因素的担忧。
“政简固佳事,志肆非美举”则从政治和社会层面探讨了“閒”的意义。诗人认为政治清明是好事,但过度追求自由放纵则非美善之举。这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秩序与个人行为之间平衡的思考,以及对社会责任感的强调。
最后,“来游图畅怀,因閒转惴怇”表达了诗人通过游览来寻求心灵的舒畅,但在真正的閒暇中反而感到不安。这种矛盾的心情,既是对自我内心世界的探索,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反思。
综上所述,《閒》这首诗通过对比他人与自己的感受,探讨了“閒”的多面性及其对个体心理的影响,同时融入了对社会、政治和个人责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思想内涵。